过去我们的价值体系都是以感觉为核心的,而在数据主义时代,人不可能再坐头把交椅,在数据处理机制上发挥多大的功用,相应地,也就有多大的价值。——多么符合数据主义价值观的现实啊。
贝多芬的《命运》、查克·贝里的摇滚乐、矮人族女孩的合唱、狼的发情嚎叫,这四种场景,哪一种最值得珍惜?当时我们的想法是,只要有真人的参与,不管你是莫扎特还是凤凰传奇,那就很好,并且是平等的好,只是每个人欣赏的风格不同。现在把数据主义也列为听众,它却会这么回答你:所有音乐都是一堆数字的组合,如果一定要分出个高下,《命运》包含的算式最复杂,因此也最好。
平心而论,人不希望自己被淘汰(况且早早就预知到这个命运,这不是很残酷么?),然而在机车对马车的取代中,我们也从来没冒出过要升级马匹、给马儿多安一个电动马达之类的奇怪念头。想当年,我们从中世纪的“黑暗”里回过神来,鄙夷教会的虚伪,认为那只不过是想象力和贪欲在作怪。如今,数据主义很可能也学会了这一套:你人类不服是吗?那我告诉你,你的所谓个人体验、个人意志,也不过是这个宇宙间算法的残余罢了。
这个转变的临界点正在靠近,也许还有几十年,也许还要一至两个世纪。当今世界,谷歌搜索引擎那套算法是众多算法中较为先进和复杂的,虽然还有赖于巨大的开发团队,但每个成员只能懂得拼图上的小小模块,没人看得清全局。另外,人工神经网络已懂得自我摄取、自我升级,虽然它还摆在人类实验室里,实际上也许已经逃出人类的手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