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半数中学生极度讨厌父母 | 10年亲子关系为何毁于一旦?

橙全心理

以下文章来源于常青藤爸爸 ,作者常爸


这几天,常爸朋友圈疯传一张图,身为老父亲的我,看得心里拔凉拔凉的。


北京市抽样调查了3000多名中学生的心理状况,其中“对待父母的态度”一项中:


56.28%也就是超过半数的孩子都投给了最强烈的选项:极度反感或痛恨父母。只有4.75%的孩子表示喜欢自己的父母。



也就是说,辛辛苦苦养娃十多年,到了青春期的时候,只有5%的父母能真正成功闯关,和孩子始终保持良好的关系。(实际好不好孩子说了才算)


但事实往往比数据更残酷,曾经听过一句话:如今的家庭教育,只要孩子不跳楼,就可以说是成功的。



2019年4月,因为和妈妈吵架,上海17岁男孩跳高架桥,当场身亡;

2019年2月,因为和父母吵了几句嘴,郑州12岁的女孩跳楼自杀;

2018年9月,因为父母生二胎、学业压力大,广东佛山16岁少年跳楼自杀;

……


有个朋友说:“以为孩子到青春期就是半个大人了,结果却是行走的炸弹,分分钟搞出个惊天动地,全家人都得看他脸色,小心伺候着,怎么就突然变成这样了?!小时候那个省心的娃去哪儿了啊!”


的确,青春期的孩子从个头上,看着和成年人的确没多大差别。可是因此就把他们当成缩小版的成人,或者长大了的小孩,就真的是我们大人的一厢情愿了,而且对他们还很不公平。


之所以有这样的感慨,是因为常爸在上个月出差去美国参加一个脑科学会议时,有幸聆听了在脑科学领域颇有建树的Sarah Jayne Blakemore教授的演讲。她是剑桥大学心理学与认知神经科学教授,也是伦敦大学认知神经科学名誉教授,发表过120多篇论文,获奖无数。尤其是在青少年大脑研究中,Blakemore教授绝对是翘楚级人物。

这次会议上,她的演讲主题就是青春期的大脑发育。

曾经以为自己的孩子距离青春期还很遥远,但世卫组织对青春期的年龄定义为10-20岁,也就是说,还有4年的时间,小小常就可能会“变成另外一个人”,且公然开始挑战我甚至可能也会反感甚至痛恨我了!按说我该有些担忧吧,但听了教授的演讲,我心里反而更有数了,因为我知道了青春期的孩子为什么这么“难搞”,以及相应的,父母应该怎么做。


挑一些重点的也跟各位爸爸妈妈说说,提前有预期,等到时候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大家也能更加从容面对。


首先,要想给青春期的孩子正个名。从刚进入青春期开始,孩子的大脑就发生了巨变,任性叛逆、冲动外加自制力差?真的不是他们自己想要那样的。

延伸阅读:《我当妈十年才明白:养娃不是驯兽,而是种树

01

青春期孩子的大脑,分分钟在打仗



一张脑部发育图,分别代表了5岁、青春期前期(9-12岁)、青春期(13-19岁)、20岁人脑的发育情况。红色/黄色的区域代表尚未完全发育,而蓝色/紫色区域则代表完全发育成熟。


不难看出,从孩子出生一直到20多岁,大脑一直处于不断发育的过程,而且各个部位发育的时间是有先有后的。正是这种发育上的不均衡,造成了青春期孩子常见的情感理智间的矛盾。


首先,是前额叶与边缘系统发育得不平衡。


人类大脑的前额皮质,主要负责人的高级认知功能,包括做出决定、计划,抑制冲动,同时也和社交活动、理解他人和自我认知有关。它很重要,但发育却最晚,一直到25岁左右才会成熟。


可就前额叶还在懵懵懂懂时,大脑的边缘系统就日渐成熟了。大脑边缘系统由海马和杏仁核构成,用于管理记忆、情绪和感受奖励。这部分一般在15岁以前就发育成熟。

下面这张来自ScientificAmerican的图很形象地说明了大脑发育的不平衡:


这意味着,青春期的孩子虽然和成年人一样能够感知情绪、情感,但却没有成年人那种控制情绪和行为的能力,很难像成年人一样作出理性的决策。


说得更直白一点,当你和一个15岁的孩子处于同样的愤怒状态时,你可能可以抑制住抽对方一耳光的冲动,而那个15岁的孩子可能就要动刀子了;当你们同样难过时,你可能会理性地决定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而那个15岁的孩子可能就想着要跳楼了。


所以,青少年确实爱冲动,但他们也真的是身不由己啊!因为他们有着成人的情绪和情感,但管理情绪、抑制冲动的那部分脑区(前额叶皮质)还远未成熟,这是大脑的发育阶段所限,不是我们劝他们“别冲动”就能扭转的。


对此,《性格的力量 | 成就一生的顶级人生规划书(深度好文)》给出的建议是:青春期是一个情感极其充沛和动荡的人生阶段,畅快表达,定期释放,这对很多青春期的孩子而言,是最好性格整理。



02

关于自己的一切评论,孩子都很在乎


曾经在网上看到一个父亲大吐苦水,不知道该怎么和太过敏感的14岁女儿相处。一句无心的话或者无意的举动,都可能伤到女儿。不仅仅是父母,只要任何与自己相关的评论或行为都会引发青春期孩子的高度关注。


为了研究这个问题,美国斯坦福大学脑神经教授David Eagleman和助手就曾做过一个“橱窗实验”。


他们分别让成年人和青少年志愿者坐在商店橱窗里,拉开窗帘,接受路人的目光审视,通过测量皮肤电反应来判断被试的焦虑状态。(在焦虑的情况下,汗腺分泌增加,皮肤表面汗液增多,导致皮肤的电传导增强。情绪平静时,皮肤电传导会降低。)


结果如何呢?


研究人员发现,在这个有些尴尬的情景下,成年人和青少年有完全不同的表现。


当一个成年人坐在橱窗里被众人审视甚至指指点点时,可以一直保持微笑状态,皮肤电传导也显示处于稳定和较低的状态。说明,这样的尴尬并没有引起成年人太多的焦虑。


而青少年的表现就完全不同了。就这个女孩从拉开窗帘的那一刻,一直在紧张地抿嘴唇、眨眼睛或者往其他地方看,其皮肤电传导数据一直处于较高水平。有的青少年,甚至会紧张到发抖。


这说明,在被别人关注的时候,青少年的情绪反应非常强烈,焦虑程度也上升很多。


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差异?


Eagleman和众多脑神经专家的意见一致:与内侧前额叶皮质有关。


内侧前额叶皮质被称为“自我”的神经基础,当你想到自己,或者某一个场景对自己有情感意义时,内侧前额叶区域就会变得活跃起来,尤其是在社交场合。


根据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在15岁左右,人类的内侧前额叶区域在社交场合的活跃度会达到峰值。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青少年会比成年人更焦虑,因为他们的自我意识极度强烈。而成年人,早就习惯了这种“自我感”,面对其他人的审视也会淡然很多。


事实上,内侧前额叶在社交场合的活跃,对青少年带来的影响还不止于此。


延伸阅读:《你不是在自我接纳,你还是在自我战斗


02

被排斥的恐惧

在孩子眼里要远大于吸烟对健康的伤害


你和我不会替别人顶罪,但他们会,他们还是少年。


电影《少年的你》这句话让常爸印象深刻。为什么只有少年才有如此血性?


仅仅因为义气?冲动?单纯?


事实上,这种决策背后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对社交排斥的恐惧。


说到这里,要再给大家讲一个Blakemore教授在演讲中提到的“传球实验(cyberball)”。


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电脑游戏,三个人依次传球。


研究人员先告诉志愿者,另外两个传球的是和他们差不多的人。但实际上,那两个人只是被编好的程序。


一开始,两个电脑人和志愿者互相传球。


玩儿了一会儿后,两个电脑人就只单独传球,把志愿者排斥到游戏外了。


Blakemore找到的志愿者分为三组,一组为成年人,一组为青少年中期,一组为青少年早期。结果显示:


被接纳时,三组的焦虑水平都有所下降;


但当发现自己被排斥后,三组的焦虑水平都会上升,但青少年组要明显比成年人高很多,而且年龄越小,上升幅度越高。



这说明,青少年(特别是青春期早期时)对社会排斥非常敏感,尤其是和同龄人在一起时。


而《“你太敏感了”,这句话扼杀了多少才华青年(深度好文)》中还提到这种高敏感状态下的核心特质:信息触觉过于发达,具有很强的感受力和洞察力。


因此,同龄人的观点、评价会对他们产生极大的影响,甚至让他们宁愿冒着高风险,也要选择去迎合周围人。


就比如“吸烟有害健康”,想必哪个青少年都知道。可为什么还是有人会跃跃欲试,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恐惧社交排斥。当周围的小伙伴都吸烟时,如果自己不吸就意味是个另类,无法融入团体里。被排斥的恐惧,在孩子眼里要远大于吸烟的危害,所以有的孩子即使不喜欢也会尝试吸烟。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事儿,青少年最爱干。


最后,想说的是,不管你接不接受,青春期这场漫长而艰苦的战役,可能猝不及防地就会来到你我身边。


而当我们了解了这段时间,孩子的大脑特征后,自然也就知道该如何与他们相处了:


 1、父母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因为他们前额叶皮质发育不成熟,理智战胜不了情感很容易冲动,父母就别硬上。发火时心里默念一句“孩子的路还是要他自己走,成长注定的坑早晚都逃不掉”,把自己和孩子分离开,别给气头上的孩子火上浇油。


 2、对孩子的批评,要适可而止 


知道青少年的内侧前额叶很活跃,在乎其他人的评价,那就不要当着外人的面批评孩子。即便在家里批评孩子,点到为止。别啰嗦个不停,一遍即可。


青春期的孩子,认知水平和成人已经非常接近了,你批评他时,如果有道理,说一遍他就懂了。


有时他嘴硬不认错,其实心里都明白。如果这时候你再喋喋不休,他的逆反情绪就上来了,而控制情绪的前额叶皮质还没发育成熟,抑制不了和你干架的冲动,一来二去,前面十年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良好亲子关系,就被破坏得一干二净了。


 3、借用同伴对孩子的影响 


青春期的孩子,受同伴的影响要远远超过父母,所以父母这时候的教育宜“曲线救国”,不要以为可以通过说教来解决问题。知道孩子重视朋友,害怕被排斥,但是又担心孩子染上恶习,那就尽量在孩子的学校或班上找一些三观接近、重视教育的父母,创造机会让这些孩子一起活动。关注孩子的朋友圈,帮助孩子结交更优秀的朋友。


其实,很多时候父母和青春期的孩子不对付,就是因为不了解。而这份不了解背后,和父母的心态息息相关。


在得知怀孕或者孩子刚刚出生时,不少爸妈都会拿起育儿书,试图去了解孩子,理解孩子的行为。


同理,面对即将进入青春期的孩子,父母依旧需要保持这样的学习心态,提前准备,做好应对措施。当孩子真的有一天开始叛逆、开始顶嘴时,你能真正地站在他们的角度理解孩子,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一具有重大意义的人生阶段。


你准备好迎接孩子的青春期了吗?还记得你自己的青春期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4,776评论 6 49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527评论 3 38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0,361评论 0 35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430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511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544评论 1 29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561评论 3 414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315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763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070评论 2 33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235评论 1 34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911评论 5 33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554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73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424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106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103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