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以教师素养提升带动学生素养的落地,实现教学效益最大,潍坊高新区东明教育集团东华学校开展了基于“教学评”一致下的思维发展型课堂教学大赛活动。
课堂上,每位教师都充分展示了自己的优势,都能给大家带来惊喜,课件新颖生动,内容各具特色,在短短40分钟内,充分展示了她们的教学风采和教学特点。“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下面请随镜头再次回到各位参赛教师的上课现场,一起感受各位老师上课的魅力。
胡老师的课堂充满活力,在讲解蜘蛛开店的原因时,从实际生活入手,让学生感受什么是“寂寞”和“无聊”,紧接着,老师的过渡语“蜘蛛会做什么”一下子将学生带入到课文故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赵老师在带领学生感知课文时,采用了表格的形式,不仅让学生对课文的脉络一目了然,而且提高了学生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目标性很明确,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王老师设计的讲故事环节,学生参与度很高,王老师采用“帮、扶、放”的形式让学生更为自主的学习,让学生自主讲故事就是“放”的表现,实现了学生主体性和教师主导性为一体的教学,真正做到“授人以渔”。
周老师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策略,通过朗读对比,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掌握了故事结构:卖什么—写招牌—顾客是谁—结局怎样,为下文的讲故事环节和续编做了很好地的铺垫。
李老师教学目标明确,关注学生的学情,紧扣文本特点,以“顾客”为切入点,以“朗读”为主线,第1自然段的朗读指导着重于“啊”的变音、两个“好”的重音、读出了蜘蛛的寂寞无聊。
高老师在教学中抓住课文形式的特点、内容,“扶学”第一、二自然段,总结学习方法,合作学习第三、四自然段。在学习交流中,引导学生从主要词语中寻找问题答案并适时积累。围绕小猴子所做,积累“又~又~”式的词语,体会动词妙用等,词句训练的教学落到了实处。
孙老师在教学中利用课文形式特点、抓住主要内容,很好地处理了课文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还进行词语的训练。此外,孙老师适时、恰当的评价语言,亲切、自然的教态都是值得学习的。
马老师的课堂学生精气神儿十足。马老师对于课文第一件事让学生来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等活动详细讲述,其余引导学生自学。抓住关键词语不放、提出恰当的问题思考,联系学生实际正面诱导。注意让学生从主要词语中寻找问题的答案。
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掰、扛、摘、捧、抱、扔、追等表示动作的词,其细微的区别,孩子们很难掌握。吴老师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通过以动作示词义,让学生理解“掰、扛、摘、捧、抱、扔、追”表示小猴子动作的词语,学生对词义理解得透彻。同时通过朗读,体会小猴子高兴的心情。
在教学中,王老师重点指导第一、二自然段,通过由指导到扶再到放,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第一、二自然段中一步步地出示:这是什么地方?小猴子看到什么?小猴子做了什么?学生通过朗读理解了内容,体会了词语的灵活运用。为学生学习三至四自然段打下扎实的基础。
这次赛课活动对我们重视课堂、研究课堂,加速教师培养步伐,提高学校整体课堂教学水平等方面都起到积极作用。“赛课”活动虽然结束了,但课堂教学没有停止,让我们的教学反思、教学研究长期坚持下去,努力提升自身素质,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加精彩,更加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