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的飞机、高铁上看完了带去的山下英子的书,返程途中看了一点钱钟书先生的《围城》。
带这本书,是巧合。年初打包寄回家的行李、书还在纸箱里,本想找出马尔克斯的两本,好好读一读,无奈箱子太多,有7-8个,分不清那两本书在哪里,索性都没有拆。
不想看Kindle,不想看手机缓存的电子书,一下子有点发愁。
无意间看到那本《围城》,顺手拿起来,放包里。这是一本没有看完的书,彼时只读了一小部分,印象中书里的方鸿渐还没有结识苏小姐。
昨天打开再看的时候,没有之前索然无味之感,竟然看下来了一些。一字一句间,体会作者的用词精确、讽刺之至。
民国十六年的光景,在今天仍有些许印记,读来,竟有种时光停滞、历史进程如此缓慢之感。
置于其中的书签,是四五年前我的字迹,一眼看去,彼时的稚嫩流于文字,一览无余。而那字的内容,却至今未能体悟——“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我们仨,再无生离与死别。”
靠窗的位置,看会儿书,看会儿云,偶尔执笔勾勾画画,写下自己的想法。
余光里,隔座的男生手里的书,快看了半本,想必是登机之前就在看了。前排的男生单手执期刊,举着和视线齐平,不时翻页。
又想起,候机厅里,我在手机里敲自己的想法时,旁边的人手捧纸质书在看,貌似是政治或财经类的样子,没细看,只顾捕捉自己此时此景的感受及想法。
对书,有种别样的情感。对看书的人,有额外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