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1366字,阅读约需3分钟。
下午,推开办公室的门,发现地面上静静地躺着一张纸片。拾起来一看,是手工折叠起来的一个纸包,上面赫然写着:举报信——致鞠校长。字迹很潦草,笔划粗硬如棍,一副圆睁怒目的样子。
吓了一跳,连忙退回办公室打开。
不到一百字的内容,表达了强烈的情绪。
“致尊敬的校长,举报……希望尊敬的鞠校长能公正地处理此事!还学生一个公道。”署名是“某位学生”。原来,是反映一位老师对他进行了区别对待。事情不大,不是老师体罚或变相体罚,没有造成什么严重后果,稍稍心安。
不过,成人眼中的不足道也,在一个少年看来,却可能是一桩天大的事情。
陶行知先生说:“您不可轻视小孩子的情感!他给您一块糖吃,是有汽车大王捐助一万万元的慷慨!他做了一个纸鸢飞不上去,是有齐柏林飞船造不成功一样的踌躇。他失手打破了一个泥娃娃,是有一个寡妇死了独生子那么悲哀。他没有打着他所讨厌的人,便好像是罗斯福讨不着机会带兵去找德国一般的怄气。他受了你盛怒下的鞭挞,连在梦里也觉得有法国革命模样的恐怖。他写字想得双圈没有得着,仿佛是候选总统落了选一样的失意。他想您抱他一会儿而您偏去抱别的孩子,好比是一个爱人被人夺了去一般的伤心。”
我先把被举报的老师请过来,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她马上知道这封没有署名的信是谁写的了,讲了与这个学生之间发生的事情。我笑着记下了,谈了自己的看法后,让老师离开了。
怎样解决呢?不能过夜,要马上平复学生的情绪,给他一个说法。再者,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可别让家长也连带着不高兴了。这时,陶行知四颗糖的故事冲上记忆热搜榜,继续让经典发挥力量吧。
一会儿,举报者小石被我请进办公室。他一进门,我吃了一惊,因为性别特征有些模糊。他戴着蓝色口罩进来,说了声“老师好”,是标准的男中音。我请他坐下来,他摘下了口罩。
先送两颗“棒棒糖”。“你有两点非常好。一是情绪不满时,能够迅速找到出口,通过写信的方式来反映,避免了情绪淤积,影响自己的健康和学习。二是感谢你对我的信任,能把信写给我,而不是给张三李四,我很高兴。信中也两次用了‘尊敬’的词语,很有礼貌。”
他一下子笑了出来,又努力地憋住了。不良情绪得到了缓释,坐在校长对面的感觉是畅快的。
有了情感的搭建,再抛出问题:“能说说具体是怎么回事吗?”
他飞速地说着,每一个字都很着急,拥挤着,堵塞着。我安静地听着,渐渐理清了头绪。
肯定了他的部分观点之后,我说:“老师也不容易啊,孩子还小,一个人要管你们这么多的学生,有时态度可能强硬了一点,咱们要包容理解。我们对待父母和老师,都要尊重,通过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
他不住地“嗯嗯”,频频地点头。
再送两颗“薄荷糖”。“我可以提两条建议吗?”“好好。”“你的字,真有个性,彰显着狂放,像是急不可耐,还有五六处的反复涂抹,乍一看,会让人误认为你学习成绩不咋地,其实老师刚才说你成绩并不差,她说这次在考场上还表扬你的字大有进步呢。第二点,你的头发有些长了,前面后面左面右面都长,梳得一丝不乱,一看就是下了功夫。有一首诗说,少女的镜子,把少女弄丢了。如果把精力过多地用在梳理‘羽毛’上,就会忽视对学问的积累。”
临走时,他表示感谢:“校长辛苦了!”
我说:“你很有教养,父母对你培养得真好!”我起身送他。
陶行知说:“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您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小!”
2022年11月3日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