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把毛姆的《人性的枷锁》看完了,很长,近50万字,据说正规版本的有60多万字,真是看一本,顶五本(他的《月亮和六便士》),看得我这双久经电脑显示屏锤炼的钛合金眼都睫状肌疼。
毛姆的三部曲《月亮和六便士》,《刀锋》和《人性的枷锁》趁热打铁地看完了,年轻时很少看这样的书,这回算是集中火力进补了一点,感觉艺术细胞又多了一点。总得来说,我很喜欢毛姆的文字以及他的思想,有种“他乡遇故知”的感觉,而且还是一个上世纪的鬼佬,倒不是崇洋,而是觉得远隔万里之遥以及年代之久,甚至还有不同文明之隔,还能听到如此多和美妙的人性和弦共鸣,这难道不能让人产生一种神奇的亲近之感吗?就好像我们收到外星人的一组信号,破解之后是询问我们地球的房价是多少.一定会瞬间拉近我们和外星人的距离,从而感动地热泪盈眶。
看电子书的好处在于,你丝毫不用感受到鸿篇巨著书页厚度的压力,永远只有一屏幕字,否则你会临阵退缩。毛姆写的书,内容非常有意思,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人,欧洲各国城乡的风情千种,丰富的人文艺术和哲思,会吸引着人不停往前读。我就像一头贪吃的老马,不停地啃着眼前的一小片鲜嫩的青草,毫无疲倦,不知不觉地从内蒙古最西端的阿拉善大草原,溜过鄂尔多斯,锡林郭勒,一路啃到了最东最北的呼伦贝尔大草原,然后来到草原的尽头,仰天长哞,望着大兴安岭崇山峻林的树稍若有所思。
如果想捋一捋《人性的枷锁》,就最好稍微回顾一下毛姆的三部曲,就是《月》,《人》和《刀》。毛姆小说最大特点就是会牢牢抓住人性以及富含哲思。这跟毛姆个人成长经历密不可分,毛姆有个不幸的童年,比如幼小失去父母,由伯父母抚养长大,处于一个浓厚宗教背景的家庭,而且有个不大不小的缺陷--严重结巴,很难和人口头沟通,容易被嘲笑和孤立。从一个被动的“拙于言”嬗变为“敏于思考”,人生经历中更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识万种人。三部小说中其实都有他自己成长的深刻的痕迹,使得小说更有真实性和感染力。而且毛姆有个其他小说家没有的资源就是有深厚医学职业素养,无论对人的生理和心理都有非常理性和科学范畴上的认知。所以毛姆的文字也常被世人比喻为如同犀利的手术刀一样精准和到位。
三部小说都有探究人性,虽有彼此相似相通的地方,却通过三个主人公给出了三个不同的选择。这也是毛姆的可爱可敬之处,因为由此体现了他的格局宽广,具有很强的包容心,不偏执局限于某一种,正常来说,每种人生选择都是值得尊重的。
在我的评判标准来看,《月亮和六便士》是最有艺术高度的,《人性的枷锁》最具有现实意义,《刀锋》中的人物当然也很棒,属于“诗和远方”派,一直飘在寻找“终极幸福”和“终极意义”的道路上,特别在当下的环境里,有很多这样的文艺青年可以找到知音。
我认为《月亮和六便士》之所以最高,因为它拓宽了人性的边界,也就是说提出了一种人的几乎全新的活法。
我原本有种认知,认为人性是几乎不会变的。看了《月亮和六便士》的主角,突然觉到一种可能,咦?虽然是虚构的不切实切的思想,但理论上讲,是有可能的。虽然老天赋予了人的本能,总体上会决定了人性脚本。但人自身又具有的高度理性和感性,总有机会意识到:其实可以不用完全臣服于"系统原始的默认设定", 只要确定了一个更美好的目标在哪个方向上,就总会驱使人或者召唤人到达想去的地方。
这是很有意义的东西。就好像一个科学家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而这种理论是有可能被改变世界的。如果说一定要用科学的概念去对应这种理论,那么比这部小说发表后的半个世纪左右,第三代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广被认同的5个需求层次理论上,提出了第六个层次---“超自我实现”学说是非常相似的。在我看来,超自我实现在今时今日,不仅仅是艺术家的特权,而是可以被每个人体验到。比如像现在提倡的“工匠精神”,或者我们对某种喜好的深度投入,都可以“超自我实现”。“超自我实现”的关键点是,将自己满腔的热情通过努力,变成美好的事物,从而获得极大的满足和自信。而且跟需不需要向外人证明和展示没有必然关系,简单地也可以说“自嗨”。
所以我常常和小伙伴们共勉,我们一个人做事,若是能抱着不是为了做给别人看,而是纯粹为了满足“自己内心的需要”时,那就没有什么事做不好的。
有点诡异的是,“自己内心的需要”并不是那种将就凑合,得过且过。不含一丝纠结,不含一丝将就,不含一丝遗憾,不含一丝自欺,才能抵达“真正的内心”。
呵呵,反正我是还没有做到呢。
《人性的枷锁》这部小说原本并不叫这个名字,本来叫《xx的艺术人生》。初稿写成于毛姆22岁的时候,却被出版社拒绝发表,后来毛姆于15年之后再次闭门潜心润稿完善,得以发表,成为一部广受好评的长销书。发表前本想用“美至灰烬生”作书名,因被其他人使用而放弃;随后毛姆在斯宾诺莎的《伦理学》中找到的灵感,启用“人性的枷锁”,他最感满意的一个名字。由此可见,此名字最可以表达这本小说的主题。
从小说创作经历的时间点来说,也是非常好的,写就22岁时,正好可以记忆犹新地保留了年轻时的素材,100%的青涩和新鲜;37岁修改时又融入了经历丰富人生阅历后的中年成熟洞察和总结。
《人性的枷锁》反映了一个有非常真实平凡感的成长故事。小说是一部半自传体性的作品,通过叙述主人公菲利普从童年时代起到三十岁的生活经历, 反映了这过程中的痛苦、迷惘、失望、挫折和探索, 以及逐步摆脱种种枷锁, 寻找生命意义, 走向成熟, 获得精神自由的历程。读者容易找到相似共同的感觉,没有太多限制想象力的地方。
如果说有,那就是书中有提到很多欧洲各种艺术家思想家先贤的名字,基本都不认识。
跟《刀》和《月》的主人公心理大相径庭,因为后者更坚定和有力量,如黄河之水奔流到海,如庐州瀑布飞流直下,酣畅淋漓。小说用特别丰富的素材以及详尽的细节描写,展示了主人公成长过程中无以复加的纠结和矛盾,不断彷徨,不断犹豫,自己的内心世界反反复复地否定和波动,就像树被风摇不止,难得有片刻的宁静和通透,也犹如地下狭窄密闭幽谷中的一股泉水,百折千回,或淤滞,或上涌,或下泄,四处冲撞,寻找出口。虽然这一定程度上使得读者感受不会很轻松愉悦,但这难道不是更贴近芸芸众生的现实世界吗?所以读者情不自禁跟着揪心挠肝,代入其中去细细品嚐主人公的苦涩和回甘。
看完小说的最后,有个年轻人留言:“从大学开始到今天,断断续续的,花了近五年时间,才把这本书读完,真后悔自己当初没有认真的读下去...” 言辞中透露出如果早点读完,说不定可以借鉴很多的经验。
或许吧?也很难说,对人性来说,要掉的坑一个都不能少。一个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但两次掉进同一个坑却非常容易。
那么我在想。作为一个中年人,看这部小说还会有价值和意义吗?自己的人生还能再抢救一下吗?
中年人相对来说,是一个不上不下的年纪,过去的已经一去不复返,没有再提的意义;未来的又似乎依稀就在眼前,也无需多过于憧憬和幻想。所谓“四十不惑”,按说到了这个年纪,大道理基本听过九九十十,价值观和行为理念基本顽固定型,即使还有疑惑,似乎也是不太应该,所谓就有“思考人生的羞耻感”,家庭和工作的强大惯性也会推着你无暇思虑往前走。
中年人不愿意再去解读和谈感受,会心就好。跟如今品嚐美食一样,谁还会计较有多少营养价值吗?不用管多少热量,多少蛋白和脂肪,肆意地享受动人心弦的味道就可。如小说里所说,人生没有意义。那又何必介怀读小说有没有意义。喜欢就好。
小说有很多的人性枷锁,比如缺陷,自卑,孤独,青少年的自我觉醒,职业选择,感情枷锁,理想,人生意义,家庭等等,没有标准答案,多项选择题。
辩证来看,并不是所有枷锁都是不好的。有些枷锁最好能提前看穿,那就及时机智地跳出来;
但是有些枷锁不妨戴着,就像风筝需要扯住的绳才能飞上高空,大船需要压舱石才能驶向深海。
我想起老家乡间的耕牛,只要套上犁具,不需扬鞭自奋蹄,不叫唤,不抱怨。
又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