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作业多,如何让孩子处理多项作业?【7/5】


我们发现很多孩子很拖延作业,做了好久,一个小时两个小时,甚至说三个小时也做不完,作业真的有这么多吗?

首先确认一下作业确实多,但是也没有那么多。这里面最重要的是孩子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

如何处理多项任务,作业太多太乱,究竟如何办?

核心的观点就是要分类,我们把作业分为熟练的作业,不熟练的作业,还有未掌握的作业,根据不同的特性和特点进行分类。

同时我们还可以根据这一个难度,从高到低进行分类,有高难度的作业,低难度的作业。

然后还可以根据作业的重要程度进行分类,有重要的知识点和不重要的知识点。

这样我们就得到了4个象限。

重要,难度高的作业。【红】
重要,难度低的作业。【黄】
不重要,难度低的专业。【绿】
不重要,难度高的作业。【黑】

从这个角度看来是不是很清晰,我们分别用红黄绿黑标注,

这就是我想跟大家传递的色彩分类法。色彩分类法的目的是让大家更加清晰的认识到自己的作业,并且进行排序。

其中红色的作业要排在第1位,

然后做黄色的,

然后做绿色的作业,

黑色的作业,甚至可以放弃。

这样我们就有了一个清晰的学习路径。


我们的观点是先做难的作业,后做容易的作业。这样的考虑是,大家把最重要的注意力放在难的作业上,总是一开始从难得作业开始,这样的话,难的作业有可能会变成简单的作业。

一开始做难的作业的时候,我还可以寻求外部资源,比如老师和家长的帮助。

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勤奋且低质量的重复,总是会那些会的作业,但是并没有进步。

越做越简单,信心就会提升,而且有利于难点知识的掌握。



举个例子,小年同学每次放学都要学习,语文,数学英语,还有朗读。其中语文成绩比较好,数学很差,英语一般朗读还可以。他通常的习惯都是每次先做语文,因为喜欢做语文和朗读。所以数学总是放到最后,等到最后的时候精力不够了,所以进入了恶性循环。

我们给他的建议是先完成数学题,语文甚至放在最后。然后让他给自己的课程,进行颜色卡的分类排序,每次按照顺序完成。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数学成绩终于上来了。

这里还要提特别提示一下,家长要辅助孩子制造学习任务清单。(具体清单样子,大家可以看后面的视频。)任务清单是提示孩子的要完成的作业还有进度没完成,一个作业可以进行打勾。

总结一下,我们给课程分类,按照重要和难易程度,然后进行色彩排序,清单化的思维,带来更多的改变。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