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十一假期专程游览了河西四郡《河西走廊之旅》,当时游览时间只剩下一天,需要在金塔胡杨林和兰州二选一,最终选择了金塔胡杨林。主要考虑到兰州作为甘肃省会,总会有机会再来的,这次十一最终成行。
华夏源头
离开山西运城之后,便到了甘肃天水。起初行程中增加天水,主要是希望整个行程更加充实,到天水后,发现天水才是十一假期行程的主角。
天水博物馆与伏羲庙在一个景区不同方向,伏羲庙里人头攒动。阅读伏羲事迹,能够发现伏羲被描述成无所不能的人文始祖,伏羲像是原始人的形象,同时也是三皇之首。后人在不同的版本里,伏羲还与女娲是兄妹和夫妻,属于人身蛇尾形象。
司马迁编写《史记》时,离伏羲所在年代也过去了两千多年,很多事情完全不可考证。但在天水境内发现的「大地湾遗址」,出土了大量陶器和玉器,尤其彩陶,让人想起儿时历史课本上的内容。结合在兰州看到的马家窑等人类遗址内容,游览越多位于长江和黄河流域的古人类遗址,越能体会到「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这句话的精辟之处。
周朝灭商后,东夷的一支部落「秦」被发配西部边陲,秦人希望东归,但现实又要面对周王朝的不信任和戎狄冲突。经历了几百年的艰苦奋斗,秦人通过养马和护送平王东迁,摆脱了奴隶身份并成为一方诸侯。而当初秦人发迹的源头便在天水,如今天水市区仍然叫秦州区,天水本地还有秦腔。这些信息完全颠覆了以前对于秦人和陕西的认知。
以前偶尔会疑惑,战国七雄之中,为什么只有秦国最终完成中华一统,动力来自何方。除了商鞅变法后形成的军国体制外,变法成功的基础,是秦人生生不息东归中原的不竭动力。
壮志难酬
天水市区有汉将军李广墓,「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似乎是历代怀才不遇的代名词。游览李广墓,不免去探究李广难封的缘由。
前年在雁门关和去年在河西走廊都有不少霍去病的内容,当时只是印象中李广跟着霍去病和卫青与匈奴作战遇到主力或者迷路,导致一直拿不到足够封侯的战功。
细了解李广生平发现,李广几十年的时间都在镇边,与敌军作战机会并不会少。但因为当时李广所在时代主要是强调防守而非进攻,李广镇守边关通常是守城有功,进攻不足,而守城又是份内的事情。另外李广擅长个人骑射冲锋,主力兵卒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也限制了取得较大战功。
到了汉武帝时期,从被动防守进入主动进攻,霍去病善于长途奔袭主动出击作战,年纪轻轻就通过战功封侯。严格遵循军功制的汉朝,并不会因为李广征战几十年而破格封侯。
天水另外一位令人意难平是天水姜维(姜伯约)。姜维一生没有见过刘备,却在诸葛亮之后扛起了复兴汉室的大旗,而联想到当时中原士族凋零、益州派只想偏安一隅,拥有复兴汉室的执念已经不是主流,姜维继续北伐难能可贵。即便蜀汉灭亡,姜维仍不遗余力策反钟会,重新让蜀国「幽而复明」,虽然最终没有成功,仍然保留了大汉最后的尊严。
李广与姜维都生于天水,两个人的墓都是衣冠冢。游览与了解相关内容,不免让人生出些许遗憾。
陇上大地
甘肃处在六盘山西侧,甘肃在相当长时间都被称为陇右。三国时期,诸葛亮从天水进入关中,能够从汉中和天水两地对关中形成夹击之势,但受限于运粮不便及国力问题,最终求而不得。
麦积山是陇山一座小山,形状像农人麦垛,得名麦积山。麦积山石窟是四大石窟之一,相比于其他三大石窟,麦积山石窟主要特点是立体构造,悬于半空。十一假期到麦积山石窟排队数个小时,游览比较快。有趣的是,在天水博物馆看到的龙门石窟的拓片,诸多拓片记录了出征、经商、嫁娶、去世等事件原因,供奉佛像寄托情怀。
杜甫曾在天水停留过三个多月,曾经到访过南郭寺,并在天水留下了一百多首诗。这几年到过白帝城、成都等地都有杜甫的足迹,杜甫在天水曾经采草药为生,足见杜甫一生的颠沛流离。南郭寺里有两棵2500多年的柏树,称为「春秋古柏」,沿着山路下山,路过一家西餐厅,有「头文字D」的装扮,店内服务员操着西北话介绍是西餐厅,突然有些恍惚。
天水与兰州都是在河谷建城,城市整体呈长条状,坐在车中上上下下是这边的日常,长条状也限制了城市的发展,因为土地不足的问题,兰州削平几百个山头扩展城市边界,兰州与天水的新区,分别都离城区数十公里,割裂感明显。
天水的胡氏古民居和兰州城市发展都离不开明朝的建立,明朝建立后有大量的人员迁徙驻扎在天水,胡氏祖先便是这个时候定居天水,兰州因朱元璋儿子肃王迁国开始逐步成为区域中心。
本次到兰州主要是到甘肃博物馆参观铜奔马,甘肃博物馆人很多,铜奔马比预想的小,甘肃省博物馆也比其他省博物馆可参观的内容要少一些。顺带又故地重游黄河大桥和白塔公园,8年过去,白塔公园没有印象中的高,而兰州的美食仍然依旧。
天水:
天水博物馆-伏羲庙-玉泉景区-李广墓-麦积山石窟
麦积博物馆-南郭寺-胡氏古民居-天水文庙-天水古城
兰州:
兰州博物馆- 黄河铁桥-白塔公园-甘肃博物馆-西关清真大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