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2《西游记》中的教育理念
悟空的头上一直带着金箍圈,西行之路寒暑共历14载,这紧箍咒也长在悟空头上14载,悟空生来无所畏惧,即便唐僧有紧箍咒,他仍暗中将金箍棒变成细针,试图撬断那金箍圈。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可以预见的是,若非这金箍圈,仅凭悟空的心智毅力,想顺顺当当听唐僧驱使,到达灵山,几乎是不可能的,不知要生出多少祸事。 咱们来看悟空的成功成佛之路,三个人必须要讲,一个是授业老恩师菩提老祖,在这个老师跟前,猴子是毕恭毕敬,为啥?是因为学艺目的,更是菩提看人家有让猴子贬到九幽之地,并使其挫骨扬灰,又敬又怕,终于学得一身本领。 试想,菩提老祖无这等法力,无处置的权利,凭猴子的顽劣,怎能够有上天入地七十二变的本领。 第二个是唐僧,修脚的是猴子的思想,去除暴戾,修得善念。如何驯服?紧箍咒,啥时候念?不服管教时候,14年,成效相当明显。 第三个是小说中佛界的大boss如来佛,这个更了不得,反手便关了猴子500年的禁闭,猴子怕的要命,因怕而敬,并且,紧箍咒那玩意儿,那是如来佛做的,交由观音转给小唐的,那更是出口便来,可以说猴子的斗战胜佛文凭就是如来发的。 孙悟空有本领,有慧根,有佛根尚且如此,需要有约束,需要这个紧箍咒。当今教育也应该如此。 当然让学生怕老师不是目的,目的是让孩子们对老师敬畏,对知识敬畏。有个紧箍咒老师们也不会随便念着玩儿,只是说教无效时的强制手段。片面的,一味的爱的教育,成功教育,欣赏教育,已经毁了不少孩子了。 我想,是时候把戒尺还给老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