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八九:
案例中,都是面对现实情况,必须清零从头开始。这就是我们的前车之鉴。职场如同生命,只有不断更新自己的能力,才能经久不衰。这种更新,自我自主更新更重要,被迫更新,在一定程度上会落后于市场。回想自己,现在简历上能写的,2010年国家专利,2014年十站化研究,2016、2017年两次劝君征文获奖,还有近几年发表了一些稿子,出版两期刊物,一些小报纸。10年、14年创新的能力,15年至今是文字和排版的能力,期间还有未为他人所了解的自我治愈疾病的能力(现在这个能力有所下降)。这几年,能力还是比较单一,好在每一项还能走在同龄人前列。这些能力,是我的资本。但是,看了这篇文章,我觉得我的想法是错误的。如果我一直守着这些能力,不继续提高,不继续学习新的能力,终究一天会落伍。因为前两个能力,我觉得我与别人的区别在于是否愿意干,第三个能力可能有一些天赋和机缘在里面,但是我没有做到极致。马上毕业了,在保持这些能力的基础上,还要注意转型,增加新的能力,放低姿态,“我什么都不会,我需要学习”。地大物博,不曾与世争高,但却默默孕育万物,何其低调。放低姿态,不断提高生存技能。
王公子:
【很多个体已经破产,只是活在没有死掉的组织里。“所有权依恋症”是我们的最大障碍,而时刻“假装自己一无所知”是最好的解法。 】这句话真的好扎心。记得有次参加比武,有个选手的讲课题目是《清零之后再起跳》,因为她带的班级里面都是各种获奖的。这个题目跟今天的文章,表达是一个意思,忘记过去取得的,因为那已经是历史。而怎么忘记呢?评论区里提到的5S管理”很好用——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要“清理”能力和知识,“清洁”简历和领域,“素养”才干 】。因此,对于自己来说,下一步是要整理自己已获得的技能(讲课、心理咨询、舆情分析),找到结合和深挖的点(生涯咨询与培训),并朝着这个方向持续用力。而对于生涯咨询来说,可能与我目前的职业结合不起来,因为我对政府体制内工作和本职业的工作升迁缺乏深度了解。因此,要么是补这方面的短板,要么是找生涯咨询的新方向。这一点还在思考中。
lingling:
“One man's ceiling is another man's floor.”所有权依恋症看起来是我们主管观认知对于客体加入的种种深情,像某种恋旧情愫一样。本质上无法清零、无法抛开过往,还是因为认知上能力上与过往那个的自己相差不大。当我们拥有跟过去的自己say goodbye时,就已经跟上一秒的自己不同了。我们比之前,更果断,更有勇气,拥有更加开放的心胸。利用好自己以往积累的资源,但要忘记昨天取得的所有成绩。高中的时候,老师跟我分享过一句话,“学习的意义在于忘记,忘记掉课本里学的定理、公式、年份和人物,所有记忆的理解的运用过的知识20年后也许你都忘了,但教育的意义在于你却记住了学科的逻辑思维,懂得如何科学理性思考,认识到量化、非量化后的结论依旧是主客观认识世界的混合物结果……”假装自己一无所知,始终保持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我们会走得更远。
高某某:
学会清零,就是学会摆脱抱残守缺,学会走出固步自封,学会更清晰的认识自己。这其实是一个很欣喜的过程,你有机会弄明白更多的东西,学到更多的技能。也可以摆脱长期呆在舒适区导致的能力僵化。随手关掉身后的门,才能继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