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时隔三年我们又见面了,这三年是我在重庆自我生存的时光,没有任何一个人能体会到其中的滋味,所以感同身受这词只能是理想。我身边的朋友也许看到我的努力和拼搏,但不知道我的挣扎与挫败;有的看到我的辛苦和艰难,但难以体会我在其中的泪水如何滑落;有人看见我的成长和改变,却不知道我无论怎么变,年龄有多大,内心依然是那个只想任性活出自我,渴望被关爱被接纳的我。写再多的文字,也难以描述出三年对于我来说是怎样的三年,“言有尽而意无穷”很多时候,人需要从文章之外去会意,如同心理咨询师做咨询,需要通过来访者的只言片语去找寻事件背后的真相,文字游戏中间所隐去的主谓宾,真心想懂你的人才能真正懂你!
大概是从母亲住院时,看着病房里一个个现实存在的生命,又一个个失去生命离开,只剩下一个床铺,不久又有新的人员住进来,不断的交替更换,只有亲人知道你走了,曾经来过人世间,对于别人不久就会淡忘。这种对生与死的思考就一直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不断去探索死亡真正的涵义;母亲去世后,我有很长一段时间都失眠,直到现在依然睡眠不好,对于死亡的焦虑一直困扰着我。从那时起我会尽可能的多做事,做可以成功的事,做我没有做过的事,比以前更加大胆更加率直,我害怕自己哪一天会悄无声息的走掉,我还有那么多的事情没有完成和体验,时间与我更加紧迫。我发现自己的工作效率,学习状态出奇的好,更加注重锻炼身体,也更愿意去享受生活。彼时的我也不清楚这样是好是坏,当我来到重庆后,新的环境让我加速一圈的工作和生活,还来不及去思考生与死,很少有机会让我静下心来想想自己是怎么了?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未来要怎样过?忙忙碌碌的一天又一天,实在累的不行时,也哭过,也想过放弃,也想有人拍拍我的肩将我拥入怀中,说一声你不用这么拼,累了就休息吧!我养你……曾经言情剧里最火爆的台词,我也很渴望有人说给我听,很可惜,现实就是现实,没有,所有的一切你仍然需要自己扛,儿子要养,房贷要还,老公已然尽力,我还能说什么?
当有一天我真的累了,烦了,想停下来,再去找寻另一种生活的时候,有人劝我不要这么急,不妨先干着,其实我很讨厌他说这句话,一点都不曾体会到我经历的一切,凭什么点评?那时我对所谓的真心又一次怀疑!在停下来的时间里,我先是享受自在,接着开始茫然,后来变成焦虑;加上孩子的中考,那四个月过的如同地狱,再也不是大家所说的能干、开朗、乐观的我,但我知道这也是我,真的不想再优秀的我,就想这样躺平却怎样也躺不平的我。眼泪流的最多的也是那四个月,我依然不是女强人,内心无比渴望有人关心一下那个不知何去何从的我,很抱歉没有,也是这才是生活。真正的生活就是没人在乎你,只有你自己,无外物。对于我来说世上最难的事是妈妈在重症监护室,医生告诉你没有任何药物能救得了,你们放弃吧……哪怕你有钱,你有时间,你有力气,你什么也做不了,哥哥告诉我此生不会有比这更难的事了。我那时的无助和无力只有哥哥能理解到,我们的母亲走了,之后的日子里我的心里少了一块,怎么也补不上,生活中少了一份快乐,其他的快乐怎么也填不起。哥哥的话让我冷静的擦干眼泪,自己的鸡毛一地生活,打扫过后,一切继续向前,不敢再有停歇。但我更觉悟到,世上之事唯有自己才能帮自己,所以我其实时比以前更加确定:我离开任何人都可以生存的很好,不期待不失望,万事真的要靠自己。当你处在劣势和低谷时,其实根本不会有人真的伸手去帮你,也没有人注意到你,因为太弱小,大家看不见;自己爬出来,拍拍身上的土,可以轻松的说,没什么大不了的。当你成长了,在人群中自带光环,不需要别人看见时,你会很快被大家看见,因为强因为大!不是感谢苦难,是苦难中的觉醒让自己成长,同样尼采的那句“杀不死的使我更强大”就是这层涵义。死亡会带走我们的一切,回到出生前,一无所有,我对死亡的思考,也让我对很多是不再那么执着和在意,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却不怎么赞同,只是得不到自有得不到的好处,容纳心宽容心更大了。
当我一次次思考死亡时,我对欧文亚隆的存在主义就非常感兴趣,朋友给买了四本,其中三本我全部读完,最喜欢《直视骄阳》。我与友人一直探讨佛学还是哲学能让众生解脱,我从内心认可哲学,帮助人们解决痛苦,苦于文化少无法精准表达。佛家讲究人生轮回,我更在意这一世我怎样活,我的生命观点是现世。“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不知生焉知死”时光一去不复返,哪怕我现在讨厌的也不可能再来一次啊,一定要过好这一生呀!生过好了,死也就没什么!我读到“让我真正感兴趣的是这一世以及如何改善我和别人这一世的人生。我不认为宗教信仰那个可以作为人生意义和道德原则的来源,这两者之间没有什么联系,或者说,宗教信仰与人生意义、道德原则之间的联谊至少不是惟一的。我认为过着充实而充满活力的人生,全心全意地投身于帮助他人之中,就像在这里帮助你也是我的人生意义所在,这让我过的很满意。我从现世获得的人生意义,我的人生意义来自于帮助他人找到他们的人生意义,我觉得痴迷与来时会让今生过的不充分,没有全然投入其中。”亚隆的这想法让我感觉找到了知音。真的被理解到了,虽然这是一个心理学家的言论,但是他正是了解哲学圣人的观念才能有此感悟,哲学这个古老而又神奇的学科,又一次让我痴迷。
每个人都有死亡的焦虑,而焦虑的程度取决于今生没有体验过的人生程度,换句话说你的今生越多的去体验去完成,全身心投入生活才可以更好的面对死亡。对于生,人类有本能,对于死人类也有本能。现在的我更不愿意被人设,被定型,或者被评估为一种可能,这个都是在限制我。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不是自私,让别人按照你的想法生活才是真正的自私,很喜欢这句话。我也希望未来我的孩子可以做到这样,活出自我。其实关于“波动效应”我也有感触,我也希望自己可以坦然的面对生活面对死亡,希望我的想法我的习惯有可能影响到我的孩子,那样我在人世间就是存在过的,不曾被遗忘的。死亡可不可怕其实我们不知道,因为生才有可怕的感觉,死了是没有感觉的。所以死亡可怕是对生的人而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理论可以很好的结合一下,讨论一下死亡问题。
其实我写这篇文章,只是想表达一下自己的感受,对于性对于爱我的理解也许已经不是停留在感官和外在体验上了,这些有空还是会表述一下,许久不写作感觉有些生疏,有点困,先到这里。“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当我的越来越多的思考时,我也在哲学化,未来我也许真的达到天人合一呢,“外圣内王”也说不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