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读懂贵州美


      贵州地处荒僻,前不靠沿海,后不着边陲,连黄河长江”母亲河”也望眼欲穿。好山好水好无聊。

        以至于百度常有“贵州属于哪个省市?”的索目。还真有不省心的抢沙发:“贵阳”!

      贵州不受人待见,囿于”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两银,”且旅游景点极其分散,每天行程车马三小时,再加上观景徒走二万微信步。

      楚时有地名”黔中”,秦朝曾设黔中郡,从此,这个古怪的生僻字“黔”(黑色),成了贵州人想摘也摘不掉的冠。

      人们认知贵州,始自夜郎。历史上的夜郎王比窦娥还冤,《史记》是这么记载:“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

        意思是,云南王问,”汉朝与我们谁大?”夜郎候也一样。不知何故,前人避开滇王,编书的非推着夜郎C位出镜,从此,“夜郎自大”耽误贵州二千年。

      后面来了个”黔驴技穷”。八竿子打不到的北方力畜,怎么滴就跑到西南大山里来了?柳宗元也真是不靠谱,贬谪永州自喻怀才不遇,写什么“戒文”,明摆着“碰瓷”贵州,着实又把人家黑了千把年。

      好在,五代时期,公元974乌蛮彝族占领了矩州,首领普贵进京面圣,由于方言缘故,将“矩”读作“柜”音,于是,宋朝将错就错,敕书:“惟尔贵州,远在要荒”,自此,贵州一词历史性出炉,言归正传。

      贵州景色天设地造,水墨丹青信手拈来,不添造饰云水自然,黄果树瀑布,荔波小七孔,梵净山……,处处山俊水灵,孟郊曾感叹“旧说天下山,半在黔中青。 又闻天下泉,半落黔中鸣。 ”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