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教培时代结束🔚

上周,我很敬重的俞敏洪老师在朋友圈转发了一篇文章,并附文:“教培时代结束,新东方把崭新的课桌椅,捐给了乡村学校,已经捐献近八万套。”原来,因为业务调整,新东方退租了部分校区,留下一批崭新的定制课桌椅,每套市场价大概六七百元。新东方把近八万套这样的课桌捐赠给了有需要的乡村学校,其中还有一批送往了我的家乡四川宜宾。新东方以这种方式对教培时代告别,令人钦佩。大家很关心,新东方的下一步会怎么走?

我们团队也一直在关注新东方的转型动态。我们注意到,除了成立托管公司、推出家庭教育课程等动作,还有一条很有意思的消息。据熊猫传媒董事长申晨透露,新东方正在跟他投资的剧本杀公司谈落地合作。

新东方跟剧本杀,这不八竿子打不着吗?原来,这次合作的剧本杀主题,是知识类剧本杀,也就是通过剧本杀来实现沉浸式的学习体验,包括“中国历史剧本杀”、中英双语的“全球史剧本杀”,还可以通过历史,串联起数理化知识和各种科学实验。新东方有2000多家门店,5万多个老师,3000多个外教,以这样的底子投入知识类剧本杀,算是降维打击。

申晨讲了一个他带儿子亲身体验的历史剧本杀。这个项目的剧本来自中国历史长河里的120个经典时刻,比如荆轲刺秦王、明末李自成起义等等。那次孩子们抽中了荆轲刺秦王的剧本,七八个孩子在两个老师的带领下,抽签决定角色,有的扮演秦始皇,有的扮演李斯,有的扮演荆轲,等等。孩子们换上秦朝的衣服,老师开始引导孩子们思考。

比方说,老师问“秦始皇”:你的目标是要扫平六国,那么,你要先打谁?后打谁?为什么?扮演“秦始皇”的男孩还不到9岁,他说,我要先打齐国,再打楚国,燕国很小,可以放在最后打,不着急。老师接着问,那你打齐国的时候,最顾虑谁?为了消除顾虑,你要怎么办?孩子说:我最顾虑楚国,因为楚国离我近,而且又大,那我在打仗前,得跟它签个合同。再比如,老师问“荆轲”,你为什么要去刺杀秦始皇?不去行不行,有没有别的办法?去之前,你要做哪些准备?如果你真的杀死了秦始皇,你觉得接下来的历史会发生什么?

申晨说,他们一堆家长,在现场看得非常惊讶,原来历史还可以这么讲,学习历史竟然可以这么生动有趣,完全没有死记硬背的烦恼。

不过,我想说,知识剧本杀不仅仅是让学习过程变得更有趣这么简单。事实上,它代表了一种学习知识的新方式。如果把传统的学习方式叫做“记忆式学习”,那么这种新的学习方式可以叫做“还原式学习”。“记忆式学习”,你只能学到知识的一半;只有通过“还原式学习”,才能学到一个完整的知识。为什么这么说?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说说,知识是怎么产生的。生物学界早就发现,人类的知识进步,和人类大脑的智力进步没什么关系。早在20万年前的人类祖先,大脑发达程度就和现代人类差不多了。那么,如果知识进步不是由智力进步带来的,那到底是由什么带来的呢?

有学者认为,真正触发新知识的,是人类面对的新问题、新挑战。如果人类没有面对新挑战,就不会触发新知识。比如语言。在人类还没有形成大规模社群之前,用手势沟通就够了,后来越多越来的人聚在一起,要传递的信息越来越复杂,人类才需要发明语言。还有用火。很多进化学家认为,人类是因为遇到了肠胃退化这个问题,才开始学会用火的。

你发现没有,知识,就像一个虎符一样,是分为两半的:一半是当初面对的那个问题,另一半是针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但是,知识在代代传递的过程中,往往是把解决方案留下来了,却把它解决的那个问题给遗忘了。罗胖有一个精彩的比喻,他说问题就是“伤口”,解决方案就是“创可贴”。

说到这儿你就明白了,传统的“记忆式学习”,就是只记住了那个“创可贴”,那只是知识的一半,甚至只是知识的“尸体”;而像知识剧本杀这样的“还原式学习”,是让你回到当时那个具体的、活生生的困境,还原在那个条件下你会怎么思考、怎么选择,最后才推导出后来看到的那个解决方案。这样才算学到了一个完整的知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