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积累总是第一位的,很多新的模式都是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解锁,这个是复利的范畴。
二、积累的关键是每天都要做,而不是单次做多少。
三、如果想每天都能去做,最好的办法是目标定低点,这样每次开始的时候心理负担能低点。
四、坚持每天做一件“低目标”的事会让你达到很高的高度。
五、我们知道努力会让生活变美好,如果能找到一个领域,自己在这个领域很舒适,在舒适区努力会让你达到想都不敢想的高度。
写作+复利思维+长期主义=王炸成长。看了这么多个人成长的书籍,作者们普遍强调写作的重要性,准确地说是输出的重要性。无论是《认知觉醒》的作者周岭还是姜胡说还是这本书的作者九边,都在强调每天写点东西,每天写一点,而不是想起来就写几千几万,不想写就一字不动。每天一点,不间断,不偷懒,这种长期主义听起来真的还挺诱人的。
突然想起大学的时候有段时间沉迷写小说,然后连着写了几天,发现越写越顺,但是后来停了,再也没续上。越写越顺那种感觉真的挺妙的,很想再进入那种状态。
在自己的舒适区努力,其实我觉得这里的舒适区跟我们平时区分舒适区、拉扯区、挑战区的舒适区不太一样。我觉得这里的舒适区更多的是一种你爱好所在,做起来更容易得心应手的“天赋”区。虽然作者很反感谈天赋,但确实还是有先天区别的,比如我就真的对数字不敏感,但对语言很敏锐。
对未来行为的指导:
1.想长期做一件事,先给自己一个不可能失败的小目标,用小目标来养成小习惯,再通过足够的量变来带动质变。
2.写作,写作,写作!!!一定要写起来!!!每天一行两行字也行,坚持一年看看,坚持三五年再看看。给自己多一点时间和耐心。
3.项目交付意识。(看这段话想起的朋友的话)2022年我要做个有项目交付,有产品产出的人!先日更个350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