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学生时代,读《傅雷家书》,曾经被其中这样的句子所折服:艺术是每个人都应该修的功课。
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往往日益沉浸到尘埃和现实的灰暗里,离艺术的浪漫和诗意之境越来越远。而普罗大众也耽于这样的远离,仿佛凡尘之中去品读艺术鉴赏艺术反而成为一件矫情迂腐的事情。曾经有一次做培训,说到初心,我问学员,我们做个实验好不好,大家敢不敢回去问问自己的领导,有多久没有读诗了?众人皆莞尔。思无邪,见初心。而初心的发端,就是纯真无邪的思想和灵魂啊!
心有所悟,有感而发,是一件再幸福不过的事。在我看来,随笔是文字的涂鸦,漫画是图像化的随笔,正所谓漫笔漫画漫生活,我只是终于腾出空,去寻找指向月亮的那只手。有一点难,有一点晚,但,我还是来了。
第一课,开始学习漫画的语言,包括:分格(首要功能是导读)、符号(作为信息载体,取代文字说明,例如汗水表现热、气泡表现晕乎、创可贴表示受伤等)、线条、程式(画面)、吐白框、拟音词。
关于分格,印象深刻的一句话:我们去探索边界、建立边界,是自由的基础和保证。如果没有边界,其实是没有所谓的完全自由的。它是在一个相对的概念里,而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栏杆,我们的自由才被保护起来。
本周练习背景:一天早晨,老爸悄悄跟我说昨天我做了件丢三落四的小错事儿,我吐吐舌头说哦我知道了。不禁想到从小到大,来自爸爸的严格要求和溺爱其实平分秋色,不知道哪方面更多,也正因为如此,我可以又轻快又自律地活着。
小棉袄和爸爸的日常,可能都是这样的啊!
第二课,关于文字的用处。
看阮老师写的一篇文,《别捂了,你口袋里的糖都化了》。“曾经有过很多精彩的想法,好玩的创意,这么多年,一个都没实现。就像一个小孩儿,口袋里有糖,不舍得吃,也不舍得告诉别人。想留待未来,结果未来永远没来,糖被忘了。或者终于深吸一口气决定打开吃的时候,发现当初的珍爱已经成了面目模糊的一团,早已不适合当下的自己了。”
“这未必不是一种退而求其次的生活。不敢选择自己最爱的女孩,选第二喜欢的结婚。不敢选自己最喜欢的职业,选一个能handle的,索然无味,但是,我能驾驭。“
太好的,太精彩的,我怕我承受不了。……
一个个退而求其次的选择,造就退而求其次的人生。
从现在开始,用整个身心去倾听一条瀑布,只是去倾听,看看有什么会在我们的内在被激荡起来。
这周的作业,《喧嚣的世界》,体现方寸之间的声音感受。选取了开会的场景、觥筹交错的场景、做决策的场景、卡拉OK的场景,表达的声音,暗藏的声音,迷茫的声音,混沌的声音……这真是一个喧嚣的世界。
这份作业被分在“形式感不错组”,阮老师说值得大家欣赏和借鉴,但提出要注意中间的这个人在各个场景中在哪里,并且他的性格和行为,应该是一致的。
第三课,漫画镜头与电影语言。
漫画是纸上的电影。听到这句话,突然好惊喜。
从小就喜欢看电影,也记得当时爸爸每周都会带我去看电影并写观后感。在步入中年的微课课堂,发现原来漫画与电影居然有如此神奇而美妙的交集。比如关于“景别”,关于从远到近的排列:远景,是视野最宽广的景别,一般交代故事发生的时空背景,借景抒情、渲染气氛;远景/全景,画面空间的宽广包容,让观者从心理上产生的是距离感、旁观感和非参与感;中景展示的是人物膝盖以上部分,给人物表演充分的活动空间,体现人物表情,适合谈话场面,呈现具体细微或有悬念的内容;近景,表现人物上半身或某一部分,重点在人物表情,表现微妙的情感变化,景物和道具近景意味着此物代表情节的转换;近景到特写的推近,观者可以感受到空间画面的狭小,视觉上的接近,亲近感、逼迫感、参与感;最后特写是表现人物面部或某个局部,是视距最近的构图,对刻画人物表情、突出人物情绪有着非凡的表现力,呈现人物内心深处的秘密。
从情感上,摄影机与对象距离越远,看时越冷静,远景使场面客观化。
电影画面中,导演和摄影师通过不同景别的画面接续进行叙事和抒情;漫画中的景别是有漫画家设计和选择的,通过镜头来主导叙述和情感的铺陈。
镜头角度分仰视和俯视,除了空间感,还可以用来表示不同的心理感受。
分格(镜头)组合,分为固定视角的组合方式和移动视角的组合方式。固定视角是观者位置不变,只改变对象位置,强调事态发展过程和画面的连续性;移动视角,读者位置是移动的,可表现多个人物的复杂情节,富有变化。
运镜风格,通过景别变化加以表现温柔抒情、悬疑紧张、朴实宽广等风格。
这一课的作业是“那些电影教我们的”——在经典电影中找到“追踪”或“告白”主题相关的一个片段,以一页漫画的形式临摹电影分镜,留意在漫画中如何以分格方式来把握时间和节奏,以及如何把握运镜,并谈谈自己在电影中学到了什么?
茫茫影海,何处入手?是老师的一句话启发了我——朴实的分镜不代表没有巧思,什么最恰当,是最重要的。
选取的是三十多年前的影片《大桥下面》,最后的爱的告白,当时印象特别深刻,白沉导演始终没让男女主角牵手,通过眼神交汇和分镜的远近来体现情感,堪称经典。
挑战自己短处的感觉并不总是意气风发,喜欢阮老师课程最后的告诫:做得好和在一个坑里摔十遍,都是好经验。
第四课,建立角色
一言不合就上图。
这周所做的人物设定练习有点小自黑,哈哈哈!
关于创作,经常会听到说没有感觉,没有灵感,做不到的时候其实是不想做,或者选择不去做。任何一个课堂,任何一位老师,都无法帮助你从自身出发,去掉外在的形式,更接近于核心,寻找我们生活的内在驱动力。
阮老师说,不要逼自己一直都是高产期,一年还有春夏秋冬呢,你要是一直都在疯狂的产出,那不就成癌细胞了吗?谁会一直这样不断的繁殖呢?所以,要给自己一个空间,有耐心的去等待这个植物,它会自己生长,它会开花,然后它会结果。
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的真相是什么?如何打开自己的创造性?如何用更加直觉的方式去发现,去享受这个体验,你对漫画没有义务,也没有责任,你并不需要对它效忠或者说爱上它。
就如所有的喜欢和爱都没有一点勉强,创造力也是。
第五课 用四格漫画写故事
把买买买的台词修改了一下,揭示了爱拍照臭美的我每次求爷爷告奶奶才能如愿的纠结心情,以及为伊消得人憔悴、终不悔的执着情怀。
特别欣赏老师点评中设定的“这样也是可以的”组,我的作业也曾列入其中。这样的兼容并蓄,体现了一种开放和灵动,让心眼打开,自在观看,自由体察,自信感悟,自如呈现,一切,就都会水到渠成,自然而然。
赖声川说,好的导演是导因不导果,把因缘自然地建立和展现,故事就会自然地运作,作为导演就是跟随它,呈现出它的结果。
所有的技法,现在都可以查询到最细微的教材,但关于道术结合的传授,永远都是稀缺的。作为微漫画这个系列课程,阮老师能够洞察到这其中奥义,并期望更多的人能进入正道并超越自己外在的限制,体会到“道”的滋味,并进入核心,这是没有门槛的,也是她做这件事的理想。我觉得这个理想很温暖。
第六课,风格
成长过程中我们一直在探寻风格,比如我们会错买很多衣服,把杂志里的爆款穿在身上,然后发现蛮酷的,蛮意外的,有时候会觉得蛮崩溃的,有时候可以改变一下,会觉得也不错哈!就像和不同的人相遇,有时候觉得与自己很搭,那就是妥帖舒服的一个状态,也有时候就是那种勉强,希望尽快逃离,恢复那种不端不装有点二的轻松感比较好。
其实大家在探索甚至尝试改变风格的时候其实是在意更多的是,这样是否会获得更多的欣赏,更多的爱?基于这样一种外放的需求而进行的尝试和探索,归根到底还是要回到对内在自我的映照和反观,只有当两者契合的时候,这才体现了一种自然纯熟的风格写照。
在创作当中,穿错衣服穿错鞋,别别扭扭的感觉也是很正常,甚至很必要的。只有当我们体验过我们扮演的并不是我们自己,我们才能了解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真正的爱和接纳,什么是始终如一的自我的传达。
多看各种外皮,看各种载体,去体验各种外部的元素与内在的互通,气形与内容的交互对流,去看看茶碗与茶是不是一个调调,所谓“品味”与“品位”,就是学会去欣赏各种品类各种层次的美。而风格,在于特质的统一、样式的多元,像一棵树一样生长生发,内在精神日益丰富而一以贯之。
漫画的风格和技巧
漫画和传播方式和经济学有直接的关系,黑白漫画的历史,首先是印刷的历史,黑白的表现,从简单的线到复杂的形,从简洁卡通到极致写实,从粗粝无序到精确理性,在每一对的反方向坐标都可以去任意组合,所以风格可以是复杂而可以呈现很多的可能性的,在风格发展的空间也是海阔天空的。
这周的作业:我在哪儿?
大家按照编号,2个一组,(比如说1和2一组,3和4一组,11和12一组)互相交换自己喜欢的漫画形象,要求:选择一个著名的漫画形象(一个群体),交给对方。
拿到这个群像的同学,把你自己隐藏在这个世界里,要求:天衣无缝。可以是以一张单幅画的形式,或是一页完整的故事。交作业的时候请同时附上你自己真实的照片在里面。(大头照和全身照皆可,取决于你在画面中出现是大头还是全身)
小伙伴给我发来的漫画是《深夜食堂》里的一个画面。乍看,再看,反复看,这些原先在印象里模糊寡淡的食客形象,逐渐清晰、立体、丰满起来,仿佛都有了各自的生命故事。
找到一张同色系衣服的近照,只是想尽可能达到“天衣无缝”的要求,我只愿是一位旁观者,融入其中,静静观看。
同一个屋檐下的同桌吃饭,是一场缘分,每一个人的状态、表情,面前的饭食,老板眼望的方向,他脸上的疤,都在诉说无声的过往和当下,以及对于未来的观照。
我只是身处其中的那个看客,却已深深体味到,此时此刻,温暖、疗愈,以及人生的无常。
第七课,将生命转化为故事
最终作业:�短篇故事漫画--重复
回首你的人生中,一直在重复的一件事,或一个经历,以此题材写一个故事.列出大纲,推敲情节,思考它是如何令你印象深刻的,以及你在其中的发现又是什么。
关于这次作业,我想到很多,我们的人生片段,都是一个个故事的叠加,很多只有自己才有的重复,或者别人也会有,只不过节奏和频率都会不同,这些构成了独一无二的生命个体,以及千差万别的鲜活个性。
孩提时代,我们会为了得不到一件玩具而放声大哭;青春年少,我们会因为看一部电影触动了懵懂的情怀而悲伤欲绝;人到中年,盛夏扑面,我们无数次得到、得不到,也逐渐为之淡然,却会因为得到了又失去而在独自一人时难以自持;当我们步入老迈,那些得失往事,都成为了记忆里的珍宝,或许,我们更会为之一掬清泪,然后含泪而笑……这就是生命中的重复,而我能做的,是截取一个个切片和断章,去呈现这样的情绪。
生命本身就是创作,每个人都是艺术家。
这几天读到朱光潜《谈美书简》中关于悲剧与喜剧的审美,悲剧的喜感,来源于亚里士多德在《诗学》里提到的悲剧净化论。即悲剧应该有由福转祸的结构,结局应该是悲惨的。理想的悲剧主角应该是和常人一样的好人,没什么大过错,因为小过失而遭到大挫折,不是罪有应得,也不是完全没错,这样才能引发观者的恐惧和哀怜,在此基础上把这两种感情净化或发散。
而关于喜剧,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也有简短的论述,认为喜剧所摹仿的是比一般人要差的人物,差不等于坏或者是恶,而是丑的一种形式,是一种不至于引起痛感的丑陋。把丑和可笑性作为一种审美范畴,其本质是谑而不虐。这和漫画中如影随形的“幽默感”有异曲同工之妙,在阅读、思索、甚至在做不同事情的时候,这样一种曲径通幽处的相逢,常常令我雀跃。
其实,我们时刻都在当下,时刻都是临在,向外观看,向内体察,挽留不住的,月明风清,因为终究无意,不必牵挂;属于我们的,坦然接纳,无论是智慧和阅历,或是皱纹与沧桑。
我看晴空多写意,料晴空看我应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