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有句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没有什么仁德不仁德的,他对万物一视同仁。不管是猫狗虎狼,还是我们自号万物之灵的人类,对于天地来说,都与草扎的狗没有什么区别,你喊他他不应,你求他他不灵,你得意与他无碍,你悲惨与他无关。
一个人事事尽心,未必有好的结果,或者说年景不错,天下太平时,一个尽心用力的人大多数会过得比普通人更好一些,但总会有一些人,虽然全力以赴,但却惨淡收场;反之亦然。然而我们需明白,这不是天地不公,只是概率问题,也莫说命运总是乖蹇,且坐看烟云荏苒,向好处想,向前路看。
我在初中时读金庸小说,金庸先生塑造了“慕容博”这样一个深不可测、老谋深算的虚幻人物,有一天我读到金庸先生写到慕容博的一段心理描写:“以他这等武功高深之士,当真耳边平白响起一个霹雳,丝毫不会吃惊,甚至连响十个霹雳,也只当是老天爷放屁,不予理会。”
耳边“连响十个霹雳,也只当是老天爷放屁”,多么辛辣的语言,什么样的智慧之悟,令人读来头皮发麻,令人震撼不已,久久无言。不是说我们要去蔑视上苍,而是“老天爷”做了什么,大自然发生什么,都与我们的个人意志,没有多大关系;我们的遇合与命运,同样与神灵没有多大关系,神灵是神灵,我们是我们自己。
我们得意或失意,巧合之下成功或错失机会,都是因缘巧合,不要去怪谁,更不用伤感,摊手一笑,如此而已。
我们有时快乐,有时伤悲,有钱有势时更加快乐,或者穷困时心中悲凉,且随意随心,事后不管是什么感悟感慨,都只是简单的感悟感慨,没有什么大道理。万丈红尘一杯酒,千秋功业一壶茶,听起来蛮有意蕴,似乎惹人思索,实不过口水而已。
我们常常在意别人的评价,常常要与他人比较一番:工资是不是比人高,房子是不是比人大,工作是不是比人好;工资一样的,再比较是不是顾家,房子一样的,去比较地段,工作一样的,要比较成绩;看位子,晒孩子,要面子。渺小至极的渺小的你,比什么比,我们所有人,都算老几!
我们都是天地之下的刍狗,我们什么都不是,比什么比,天地都不在意你,他人有几个真正在意你呢?
七大姑八大姨,看似极度关心我,三天两头见面时,十次问候七八次,关心学业层级,关心婚姻与否,关心生活冷暖,关心我的每一个亲人好坏,然而十年见不了几次时,一旦见面之后便来问我:“在哪里上学的?”我大学毕业十多年了。
我们是天地之下的刍狗,明确自己的身份,我们过好自己的生活,在意自己的感受,关心自己身边的最亲近的人,做力所能及的事,带给周围堪可囊括的温暖,其他的,且随缘。
我们喜欢感悟,喜欢分享看法,博客里有无数的鸡汤文,抖音上有各种各样的劝人段子,似乎都讲了无数的深刻道理,其实多数没有用处,不仅没有什么用处,大多数还有不少害处。
带上平常心,带上体验心,路要自己走,世界要自己看。
我们与神灵无关,也与他人无关。
乾坤易简,凡人难通——不必通;清净照哲,圆通无碍——让他碍!这两句话,你没读懂,没事,不必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