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關注我,開啟一段家庭的成長之旅
孩子停止了吵鬧
之後就聽到地鐵進站的聲音,就快到站的時候,那小男孩突然掙脫他媽媽的手,跑到女生背後,用力嚮前推的女生一把,女生尖叫一聲,眼看就要被推下站臺(北京有些地鐵站是沒有屏蔽門的)
幸好旁邊有人反應及時,一把拉住女孩,幾秒之後地鐵呼嘯而過
而那媽媽的第一反應就是抓住男孩的手,擠進地鐵,緊急隱藏在人群裡
如果沒有那位好心人的及時反映,毀滅了將會是兩個家庭的幸福
不難判斷,小男孩內心抱負的種子正是他的媽媽親自種下的,而當他選擇擠進地鐵,逃避責任的時候,已經放棄了最後教育與反省的機會,對孩子而言無意義,無形中也就給孩子安放了一顆會隨時爆炸的地雷
孩子的所有問題,根在家庭,源在父母
如果我們的孩子不成器,整天在外面惹是生非,整天表現的很沒教養,別人在指責的時候絕對不會說是老師沒教育好,也不會說小夥伴把他帶壞了,只會說:“這孩子家教不好”,“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全家一個德行
一個孩子從來不會無緣無故成功,雖然他們的父母嘴上說著“沒有刻意教育”,順其自然而已,但是人家在孩子習慣、性格、人品上的默默努力,別人是看不到的
一個孩子也不會無緣無故的就變得沒出息,找來找去,肯定能從他的家庭、父母身上找到根源
說到底,一個孩子未來的路能走多遠,跟成績無關,跟家境無關,重要的是教養、是人品、是德行
沒有教養、人品、德行來托底,成績再好也會有跌落的那天,家境再好也有落魄那一天
可生活中,卻到處都是這有不靠譜的父母
生活中,應酬不斷,長了一身的肥膘,卻要孩子多吃蔬菜,勤于鍛煉
下班後,拿著手機躺在沙發上,看劇刷微信,卻要孩子勤奮多讀書
半夜後卻還在打牌、看球、玩遊戲,卻讓孩子早睡早起
……
不是孩子做不到,是你做不到
有這樣一番對話:
父親:“知道嗎?當林肯像你這麼大時,他可能是班上最好的學生。”
兒子:“知道的,父親,但他像你這麼大時,早已是美國的總統了。”
希望孩子走多遠,你就應該要求自己走更遠,希望孩子攀多高,你就應該要求自己站得更高
所以,最成功的父母,就是“活出孩子欽佩的樣子”,在靈魂和精神上足以擔當對孩子的引領
家庭教育影響孩子的一生
父母責無旁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