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暄心理游戏咨询中心 思雅老师回复
欲望从本能的角度来讲,是人类对生的渴望,是目标、是方向、是前进和改变的动力,确实是有激励作用的,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当欲望无法得到满足,人们的焦虑程度就会提升,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承受范围,如果超过极限,那欲望就会造成伤害。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欲望是怎么产生的?
0-1岁:婴儿出生伊始,因为能力有限,故而他们的生存取决于外在客体,也就是母亲或者是照顾者,这种生存模式叫做依附,婴儿对自己的母亲有强烈的欲望,期望自己不用说,只要一哭一闹,母亲就能完全get到他的需要。好像这个世界只要我一想,那么我想要的东西就可以出现,欲望就可以满足,我们称这个阶段的欲望是原始欲望,原始欲望的目标不是自体,而是客体,小时候他们不能离开妈妈这个客体,长大了离不开恋人这个客体,看不到妈妈(恋人)就会哭,看到妈妈(恋人)生气,就会怕,可是客体终将不能满足他们的所有需要,迟早要靠他们自己。所以,婴儿在一岁前需要被尽可能的温柔的呵护,尽可能被妈妈们理解,这样,他们才能学会和自己的原始欲望告别,同时拥有了耐受力即抗挫能力。
1岁之后,慢慢的婴儿要成长为幼儿,他们在已经具备了耐受能力的同时去接受新的调整,他们坚信自己可以做到很多事情,比如可以走,可以跑,还可以念儿歌等等……幼儿发现了自己有太多不知道的知识,好奇让幼儿产生学习的欲望,让自己变的越来越优秀的欲望,这样的欲望也激励着幼儿逐渐成长为有目标有理想的人。这种欲望便是成熟的欲望。
故而,欲望的两面性是,如果我们的欲望是对自己的欲望,那就是健康成熟的欲望,但如果我们的欲望是对他人,那就是不成熟的欲望,会有负面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