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篇 言行如一
>> 你必须非常擅长自己的本职工作。
◆ 法则3 主动请缨需谨慎
>> · 为什么这个人要寻求别人的帮助?
◆ 法则5 承诺留余地,完成超预期
>> 法则5 承诺留余地,完成超预期
◆ 法则7 百分之百投入
>> 别人可以磨洋工,你不可以;别人可以跷着二郎腿放松,你也不可以。想要一路前进,你就得百分之百投入工作,每一刻都不能忘记自己的长远目标。
◆ 法则12 管理精力
>> 首先是对自己体力的管理。
>> 其次是精神的管理。
>> 再次是情绪的管理。
>> 最后,你的精神需要空间舒展,才能重新充满活力。
◆ 法则15 学会微笑
>> 内心真诚才能表现得真诚。
◆ 法则22 言谈得体
>> 言谈得体指的就是将信息清晰有效地传达出去。
◆ 法则29 认识你的角色
>> 梅雷德斯·贝尔宾(Meredith Belbin)博士用了二十多年时间,致力于研究团队合作的特点,以帮助提升团队的力量。他把团队中的角色分成以下九类。
· 创新者——想法的发起人;他们启发新的思考;提出解决方案;他们的思维方式独树一帜,能够逆向思考,想象力惊人。
· 资源发掘者——富于创造力;他们乐于接受和执行新想法;他们性格外向,受人欢迎。
· 协调者——纪律观念和自控力强;专注于目标实现;能增强团队的向心力。
· 塑造者——结果导向型人格;喜欢接受挑战,注重最终结果。
· 监督评估者——善于分析、比较和权衡;他们冷静而客观;是理性的思考者。
· 合作者——热心、富有合作精神;善于交际,一切以团队利益为上。
· 执行者——组织能力突出;通情达理;喜欢把工作完成。
· 完成者——注重细节;负责扫尾工作,任劳任怨。
· 专长者——致力于获取某项技能;在所在领域极为专业;有干劲、有奉献精神。
◆ 法则32 预见危机
>> 每次危机的演化都是我们成长和改变的机会。
◆ 法则34 活到老,学到老
>> 如果不学习,你就不会进步;如果不进步,你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 第四篇 不说好话就闭嘴
◆ 法则36 不要抱怨
>> 抱怨是无意义的行为,抱怨不能帮你完成工作,也无法帮你达成任何成就。
◆ 法则40 学会提问
>> 提问能表明你对同事的关心。
◆ 法则43 学会倾听
>> 倾听是一门学问、一种天赋,你必须不断学习和演练。
◆ 法则44 只说有意义的话
>> 有时候,你的所有努力都可能因为一句无心之言或是某个无意的瞬间而前功尽弃。
◆ 法则45 了解企业伦理
>> 你对这个社会做了什么贡献?你的贡献是正面、有益、健康的,还是负面、有害、有破坏性的?
◆ 法则49 不要包庇任何人
>> 一旦你决定包庇他人,你的生活就会变得复杂,而且真的不值得。
◆ 法则50 勤做笔记
>> 如果你做了书面记录,事情就会变得简单而清楚。
◆ 法则51 学会区分“事实”和“全部事实”
>> 你的周围也许正在发生一些残酷的事情,但你不必参与其中。
◆ 法则52 建立人际圈
>> 真诚是一样稀有的东西,人们对此毫无防御。
◆ 法则54 了解他人动机
>> 你要小心对待那些以索取、恐惧、贪婪为动机的人。
◆ 法则58 了解企业文化
>> 你不必全盘接受某种企业文化,你不必去信仰它,你要做的只是适应和融入。
◆ 法则65 别去否定他人
>> 聪明人专注在自己的轨道上,不去管别人选哪条路。
◆ 法则71 让公司因你而更好
>> 能不能想个办法让某件事的成本更低,效率更快,效果更好?
◆ 法则78 知道何时保持沉默
>> 你会表达意见的唯一原因,是你被要求说出观点。
◆ 法则80 永远别发脾气
>> 如果你觉得委屈,你就要立刻说出来,才能改善局面。
◆ 法则86 加班无益,该走就走
>> 你会担心错过些什么,这很正常。
◆ 法则91 不可背后伤人
>> 竞争中有一件事绝不能做,就是背后伤人。
◆ 法则93 不要泄露太多信息
>> 把想法藏在心里,你就不会错到哪去。
◆ 法则94 不要对别人明褒暗贬
>> 也许你认为你可以用花言巧语来包装你的那些坏话,但其实你做不到。
◆ 法则95 抓住职业生涯的转折点
>> 世上没有糟糕的工作,只有糟糕的态度。
◆ 法则98 知识就是力量
>> 你越大声,你说出的话就越无力。
◆ 法则101 树立影响力
>> 你可以有心情不好的时候,但你不能显露出来。
◆ 法则102 做个受欢迎的人
>> 如果人们喜欢你,他们就愿意赋予你更多的权力。
◆ 法则104 工作出类拔萃
>> 只要你把工作做好,你就能获得权力。
◆ 法则105 赢取他人支持
>> 质量永远高于数量。
◆ 关于财富
>> 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去追逐他们想要的东西。
◆ 关于管理
>> 你要让他们深信——当然这也是事实——他们所做的工作是有意义的。
◆ 关于为人父母
>> 好的父母都十分宽容,允许孩子吵吵闹闹、乱蹦乱跳、屋子乱了可以收拾,小吵小闹不要紧,把自己糊一身泥也没关系。他们允许孩子释放天性,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有十八年的时间,可以慢慢把这些淘气的小东西调教成受人尊敬的成年人,大可以一步一步慢慢来。不要急着把他们变成大人的模样——他们终究都会成为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