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天读书day67《社会性动物》之自我辩护 二

决策造成的失调

1.人们所做出的选择很少是十全十美的,而人们所拒绝的选择也很少是一无是处的。

2.人们做出决策之后 ,会通过寻找那些使人放心的信息,尽力安慰自己,证明自己所做出的决策是明智的。

3.没有威胁就没有失调;没有失调,就不会贬低他人。

4.一旦建立起某种坚定的承诺,人们就会倾向于关注自己所做选择的积极方面,并且会贬低自己所拒绝的可能选择的吸引力。

5.当行动和观念不一致时,决策者便倾向于按照行动来调整他们的观念。

6.通过人们帮小忙来促使人们同意提供更大帮助的过程,便称之为“登门槛技术”。

不可改变的重要性

1.当某项决策不可改变时,会导致更多的失调;为了减少这种失调,在已经无能为力的情况下,人们会更加确信自己是正确的。

2.虚掷低价策略,用低价来为难消费者。

3.有关不道德行为的决策

3.1那些对某种观点反对最积极的人,并不是那些一直与该观点保持距离的人。那些几乎决定去干错事的人,往往最容易指责别人。

3.2能够让一个人坚持某种态度的机制,同样可以导致他改变某种态度。这取决于在特定环境中哪类行动最有助于减少失调。

3.3假如你希望人们对某个对象具有更为积极的态度,就要让他们自己拥有这个对象。

3.4假如你希望人们对一些不端的行为的道德态度出现软化,就要诱导他们做出这类行为,假如你希望强化人们对某种不端行为的道德态度,你也需要诱导他们,但不能诱导到让他们做出这种行为的程度。

不充分理由心理

某人讲出一些连自己都不相信的事情或者做出一些愚蠢或不道德的事情,用态度的改变作为减少失调的一种手段。

1.外部理由:将态度的改变归结为外部情景。内部理由:如果表达的看法无法从外部加以辩护,就会试图从内部进行辩护。

2.外部理由的两种形式。一是用无害的谎言来避免对某个人的感受造成伤害。另一种形式是奖赏。

3.讲过为真:人们会开始相信自己的谎言,但只是在没有充分理由对那些与自己原有态度相反的观点进行辩护时才会如此。所以有时奖赏过大,人们态度出现变化的可以越小。

4.外部理由的构成。当有充足的外部理由时,你们态度不需要做太多的改变。相反,人会通过改变态度来减少失调。

5.失调与自我概念:只要自我概念受到挑战便会导致失调。

6.行为造成的结果越大,而且人们对行为的责任越大,人们感受 到的失调越大,人们自身态度的改变越大。

7.不充分奖赏在教育中的运用

7.1人们在外部理由很少的情况下实际从事了一项单调乏味的活动,与存在大量外部理由的情况相比,会认为这项活动更有趣。

7.2提供大量的外部理由,可能会抑制兴趣的增长。

7.3在人们去从事一项很愉快的活动的时候提供奖赏,会降低这项活动对人们的内在吸引力。

7.4只有运用适度而且让孩子们感到的确值得,表扬才会有益。

7.5当表扬针对的是儿童的努力而不是天赋或能力时,所产生的作用最大。

8.不充分惩罚

8.1采用严厉惩罚来威胁一个人不去做他喜欢的事情,必须不断地进行干预和警告。

8.2所受到的威胁越不严重,所能找到的外部理由越少;而所能找到外部理由越少,越需要去寻找内部理由;为人们构建自身的内部理由的机会,是向建立个人持久价值体系迈出的一大步。

8.3研究显示,家长采用一些严厉的惩罚制止儿童的攻击行为,往往会导致这些孩子在家里不会表现多少攻击行为,但在学校或者在离开家庭玩耍时表现出大量的攻击行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作者: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艾略特·阿伦森,他是美国心理学会110年历史上唯一一位获得杰出著作奖(1975年)、杰出教学...
    河马先森阅读 4,459评论 0 0
  • 1、本书涉及从众、宣传、认知、偏见、攻击性、情感等诸多方面。对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见而重要的现象,本书提供了科学的...
    pu爸阅读 5,151评论 0 1
  • №26 认知失调 我们已经看到,人类有一种强烈的将自己打扮成完美而理性的生物的动机,为此不惜歪曲事实或者千方百计地...
    Jean_zz阅读 4,191评论 0 1
  • 社会影响(他人的想法或行为对个人所产生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的核心就在于“社会影响”。 为什么费劲研究显而易见的道...
    青青狐阅读 6,261评论 0 0
  • 由于这段的家务事太多加上自己的懒惰心理一直没有写感赏,看到群里的家长们每天都像辛勤的小蜜蜂一样同孩子一起学习...
    后来来了阅读 1,293评论 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