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入夏一周后,姚宝终于要开学了。从宏观社会大局到微观家庭和睦,复课的意义都不容忽视。在这个时候码几个字,表达一下思想感情,实在是内心无法控制的强烈冲动(比起出去报复,还是这种方式更安全)。
从姚宝3月5日凌晨回国,至今已经两个月零12天。那时天气还寒冷,国内刚刚基本好转,世界刚刚开始混乱。姚宝回来的第二天,各区就开始在浦东国际机场设点,我还和姚宝调侃说,你就差一天,没赶上区里的VIP专车回家。
不管有没有心肺,谁也无法无视这两个多月来的世事浮沉。仿佛我们昨天还在欢欢喜喜地迎接新年,转瞬之间,剧情的走向就开始偏离人间的脚本,如同梦境一般迷幻,这世界再也回不到从前。
回不去的,岂止是这个世界,还有我们自己。
因为被病毒夺去的,不仅仅是我们的生命,还有我们的精神,或者说是我们人类曾经深以为荣、深以为然的现代人类文明。
当我们被禁足在家里,看着窗外从草木发芽到绿树成荫,追寻着小鸟在蓝天白云之下自由嬉戏的飞影,无法言说的挫败感,一定曾经数度掠上心头。
人生一世,竟然不如草木一春。
姚宝在分享他的火山主题PPT的时候,曾经引用过一段名言(我像他这么大的时候好像也喜欢摘抄名言):“乐观者于一个灾难中看到一个希望,悲观者于一个希望中看到一个灾难。”
用姚宝的话说,我是个悲观主义者。所以我毫不意外地度过了及不开心的两个多月,怀疑、迷惑、焦虑和颓废的情绪如鬼魅相随。
但是姚宝和我截然相反,他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做人要乐观。虽然每天都和我这个满身负能量的妈在一起,他依然还是顽强地向着自己认定的方向成长。
尽管这些方向并不被我所认同。但是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对抗和冲突之后,我想,我和他都学会了在一定程度上的相互妥协。他已经不是5年前那个幼儿园的乖宝贝,没有可能凡事都听我的安排。而我也不再是那个无所不能的妈妈,毕竟人家是不断崛起的后浪,即使看不惯不认同,大势所趋之下,我这前浪也该有自知之明。
姚宝今年小升初。他是被朋友圈看着长大的孩子。从2014年我发的第一个朋友圈至今,相熟的亲友都知道,我的朋友圈里基本上都是关于姚宝。
这里要感谢各位亲友同事,你们对这个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我们在上海举目无亲,我和姚爸也不善交友,姚宝也没有啥干爹干妈。正是因为有了朋友圈,才有了你们的关注和鼓励。不夸张地说,你们的点赞引导着他在过去的6年,一点一点地积累进步,一天一天地长大成人。
虽然我经常说自己教育失败,但是我知道这样说对姚宝不公平。从某种意义上说,我的教育注定是失败的,因为我所谓的成功的标准,只是我希望的姚宝的模样。
而这主观的希望和客观的现实,因为70后的我,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姚宝,而有了天壤之别。如果你承认过去40年社会发生的巨大演变,你就没有办法回避这变迁对于我们个体影响的深刻与复杂。
我不知道是不是我的误解,我觉得日本这个民族,在经历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在刻意保持一种国民性基本面的稳定,这种稳定的作用是确保大多数人在时代变迁中没有被淘汰出局。
从他们的教育就能看出来。你会觉得他们小学校的教育内容和形式,和我们70年代差不多:课本很简单、多元的课程设置、特别重视家庭课和社会课、沙土地的操场、很早就放学、基本没什么作业……学生的压力为零。
日本小学生可以独立应对所有任务,也就是说,学生的学习生活家长基本上是不需要干预的,这就基本上平衡了原生家庭差异给学生成长带来的影响。只要家长没有特殊的要求,那压力也基本为零。这一方面减轻了家长的负担,也不容易形成动辄剑拔弩张的亲子关系。
而且,最让人费解的是,社会上并没有那么多的培训机构,让你的孩子放学之后有地方可以去学各种各样的才艺。日本的小学生课余时间都干嘛去了?难道都在家里做家务?这个我也说不清。
而对照天朝的小学教育,简直是两个极端。我不说孰是孰非,不同的社会形态和制度,原本也没有什么可比性。我想如果单纯看高端发展能力(北上广江浙沪),我相信中国孩子远远强于日本孩子。但是要看整体水准,这个问题恐怕还是很大,毕竟日本实现了全国无差别的义务教育。
我常说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其实教育也是人民的教育。如果你对中国的教育体制有意见,那你就要对自己进行对照和反思。你看,这教育模式难道不是国民性时代性的真实体现吗?谁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身上集中最好的教育资源?无论是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家长……有几个人想过教育公平这码事?因为只有教育不公平,部分孩子才可以轻松打败对手脱颖而出,占据制高点。
姚宝上的是我家房子对口的公办小学,初中直升对口公办学校。这个房子是姚宝出生那年,老刘独自勇闯上海滩,在房市突然转暖的乱军之中,像买菜一样,用了一周时间随机抢到的。
可以说,对于姚宝读书这个事情,我们完全顺其自然。他就像这个时代的大多数孩子一样,接受着命运的随机安排。没有出身名门名校,没有特权资源加持,他就是一个特别特别正常的孩子。而且我也希望他能这样一步一步踏实地走下去。人生的每一步路,都靠自己的双脚走出来,才是真实的人生,才真正能赋予生命价值。
大家都知道普陀的教育资源也就那样。不过有一说一,实践证明好老师确实非常非常重要。姚宝的运气在于遇到了三位特别好的老师(五年没换)。通过这次网课就可以看出来:对比一下亲友孩子的其他学校,我们的三位主科老师真是特别负责任,这在极大程度上弥补了网课效率不高的致命问题。
也许你会说好学校才会有更大的几率遇到好老师,我倒真的觉得要看运气。如果姚宝有运气在初中四年也能遇到小学这样水准的主课老师,毫不夸张地说,这孩子的学业基本上就没问题了。但愿他不是在小学就用光了所有的好运气。
说起走过的小学五年,从家庭教育来看,我完全不敢说自己有什么经验之谈。仿佛实事已经清楚地指向了我从前最不以为然的观点:孩子的性格和本质才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换句话说,教育是引导,绝对不是改造。至于你的引导是否有效,那取决于孩子本身的特点。如果天生就是慢性子,你无论怎么引导,他也不会变成急脾气。
成长是自发自觉地过程,急于求成只会适得其反。对于我们这个浮躁的社会来说,孩子原本平和的成长节奏,变得极为紧张焦虑,积累到一定程度,出现各种问题也是情理之中。
对于孩子来说,他们先天的禀赋是一层底色,这些底色保护着他们无论投胎到什么样的家庭,都会保有属于自己的本真。当这些禀赋或者说本真,在合适的环境中深根发芽,就会发生真实的生命体验。
关于教育,社会上形形色色的说法实在太多,鱼目混珠,真假难辨。确实,孩子不一样,家庭不一样,没办法一概而论,但是对于姚宝的教育,回头想想,我还是犯了一些错误。
其实,对于孩子的教育,除了原则问题时刻不能放松(人生的原则问题不会多于10条),其余细枝末节真的不必过多苛责,特别注意的是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可惜人生没有重来一遍的机会,我也只能追悔莫及,不过这也是人生常态。
那天听马未都的观复嘟嘟,主题是讨论人生的意义。他说人生根本就没有意义,是你自己的活法才赋予了人生的意义。他还说人生如果有规划有目标,时刻按照既定目标努力,那么你一定一事无成(好像说的是我)。
根据马未都的结论,人生最重要的能力是修正错误的目标,以期适应社会的变化。只要具备不断地修正自己人生方向的能力,就可以始终在正确的道路上行走。而具备这种能力的关键,是你对自己对社会的认知。与诸君共勉。
明天开学,新的挑战开启,让我们时刻记住姚宝最常说的那句话:做人要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