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写在清明节之前(本文非首发)

清明节之前的感悟(杂文)

  我家,有两件事是我必须要牢记的:一是族谱清晰,用老人的话说,叫做“清三代”,爷爷辈取名两个字,父辈三个字,传承到我这儿,又是两个字了;二是逢年过节,祭拜先祖,已成家规,当然,后者是本文的重点。

  爷爷说过:记住,人,一辈子像流水一样,越流越远,一晃就汇入大海了!虽说树大分枝,但是,叶落归根啊!家就是根,不论你今后做什么,当了多大的官,都不要忘了老祖宗,落叶必须要归根……

  爷爷还说:百善孝为先,祖训不可丢!

小时,不太经意爷爷说过的话,长大以后,这种感觉尤其沉重。虽然爷爷奶奶不在了,但是,我的父亲像爷爷奶奶一样延续着……如今,父母不在了,我站出来,像前辈们一样,以家族长子的身份,承担起了这份责任,并力争尽职尽责。

  一应祭祖事宜,我都会周密安排,一次都不会缺席,直至现在,从不敷衍。

    至于外人怎么看,怀着怎样的心态去看,没有过多的考究,我觉得,德行,要靠自己去修为,要做到问心无愧!至于外人是怎么做的,因为与己无关,我也从不去妄加评论。

  那些年,一直工作在外地,回家祭祖的时间非常紧张,但是我没有因为,离家远或工作紧张,而耽误过祭祖,经历和历练,还有我对于家这个概念的理解和认识,越发的觉得,怀念先人,追思过往,秉承家风,是对祖先的最好慰藉,同时,每一次祭拜,都是对自己及家人灵魂的一次洗礼。也是对晚辈积累礼数,提升道德水平的一次课外补习。这种补习,至少会影响到他们的现在。当然,如果坚持下去的话,也会影响到他们的将来,乃至一生,包括如何去做人!因为,祭拜先祖,涵盖的内容很宽泛,譬如,道德,伦理等等很多。

  所以,每个春节前夕,我都会率领家族成员,淌过两尺深的积雪,越过几道山坳,去祭拜先祖。

    每年的清明节时,亦是如此。我和家人们踏着泥泞,在春寒料峭时,去大山深处,祭拜先祖!

  “勤俭持家家业盛,文明子子孙贤”,“不忘初心,叶落归根”。

  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传承至久的美德。美德,孝道,要靠影响,重复地说,影响会比说教还要奏效。

  引申的讲,没有什么可以替代这种潜移默化的渗透和影响,这不仅仅是对于一个家庭,乃至于对社会,也是至关重要的!

  值此清明节即将来临之际,从前爷爷说过的话,又在内心深处开始荡漾了。

  我作为家族的老大,我绝对可以做到:不会丢掉祖训的。称谓上秉承“清三代”,让孩子们记住,一字不差;祭拜上,告诉他们没有祖宗,就没有这个家庭!   

  和谐一个个家庭,就会和谐全社会,因为,社会就是由一个个小家庭组成的。

  一个不懂家训,不念先祖的人,操守、传承家的理念,可能会很苍白和淡泊。

  人说:世袭传承慰先祖,叶落归根秉乡愁。规范德馨行孝道,不染奸诈不处忧。

  任何事情,只要默认成规矩了,也就规范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其实,道理就这么简单。


写于2017.3.20

整理于2018.3.22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小时候,刚过完春节,就开始眼巴巴的盼望清明节了。 老家在湘北,是革命老区,也就意味着是穷乡僻壤,经济欠发达。山多田...
    小狐三问阅读 4,206评论 3 12
  • 2017年10月31日,双宋完成大婚,36岁的宋慧乔终于等到了自己的男神,两人的眼神里充满了爱意。双宋婚礼进行中,...
    阳光海域阅读 3,188评论 0 0
  • 来东凯的生活: 说道当初为什么选择工业设计,来东凯告诉我们,他很早就对工业设计有所了解并且十分感兴趣,所以大学理所...
    设计那些小事阅读 2,880评论 0 0
  • 下雨的星期天,听歌,放空。
    人鱼飞燕阅读 2,166评论 4 7
  • 孟小冬(1907-1977),著名的京剧女老生,人称“冬皇”。京剧著名老生余叔岩的弟子,余派的优秀传人之一。她的扮...
    江南跛叟阅读 5,077评论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