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的奴隶意识——我读李敬泽
一直在搜李敬泽先生的《小春秋》,但显示的都是《咏而归》。无奈,买不到《小春秋》就买了一本《咏而归》。
封腰上写着“读经典领古人之风,从知识中见精神,从传统中得智慧”。看完这三句话我窃喜,我终于找到一本好书,可以从传统文化中找到智慧。看完第一篇《中国精神的关键时刻》让我大跌眼镜。原来李先生说中国精神居然是“士的奴隶意识”。而且李先生还大加赞赏。说什么2500年来中国人居然没有读懂孔子“士的奴隶意识”。
鲁迅先生曾在《狂人日记》中说:我横看竖看都是两个字“吃人”而李敬泽先生却看出了高尚。
嗯,有道理。高尚的“士的奴隶意识”。
李敬泽先生的这篇文章题目是《中国精神的关键时刻》。这是一个什么时刻呢?
说战国时期吴国要讨伐陈国,楚国誓死救之。孔子和他的弟子刚好也在此地。于是食不果腹,饥寒交迫。这天孔子在“悠闲的弹琴”可他的弟子已经扛不住了。发牢骚说老师你领着我们四处碰壁,现在搞的我们连饭都吃不上了,还有心娱乐,真是“孺子不可教也(这话是我猜的)”孔子大怒。对诸弟子说“是何言也?君子达于道之谓道,穷于道之为穷。今丘也拘仁义之道,以遭乱世之患,其所也,何穷之谓?故内省不改于道,临危不失于德,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陈蔡之厄,于丘其幸乎!”
李先生评价这段文字是黄钟大吕,2500年没人懂。而他懂了。意思是:“真理就是真理,生命的意义就是对真理之道的认识和践行。”
嗯,说的义正言辞。李先生说,那就是苏格拉底和耶稣临刑的一刻,是在穷厄考验下的精神的升华。我倒是要问一下,孔子这一刻和苏格拉底饮鸩而死可以同日而语吗?
完全的风马牛不相及。
孔子周游列国不过是游说统治者施行他的所谓“仁政”。何为列国?就是不同的国家。何为仁政?2500年了,我现在都不能理解孔子的所谓仁政。是女子和小人难养也?恐怕不是。不过鲁迅理解了,就是“吃人”。当然,吃的是人的精神而不是肉体。
苏格拉底呢?他和孔子完全不同。他不游说统治者,直接批评统治者,不仅自己批评,还教唆年轻人。统治阶级认为他是异端邪说,最后判他死刑。本来他看可以逃到其他国家。譬如马其顿,甚至波斯。他不走,宁死不屈。
他的“达(真理)”和孔子完全不同。当国家危难的时刻,作为重装师的一员抗击波斯(孔子呢?事不关己,他们打仗好事啊,战乱之后百废待兴看谁能用我。),我可以和你的治国理念不同,但国家危难来了,他用生命去捍卫国家。可鲁国有难的时候孔子在哪里?
在我看来没有真正的祖国,“仁”就是他的祖国。而“仁”说穿了是什么呢?我看了李泽厚的中国哲学纲要,他的理解和我不同,在我看来孔子的“仁”就是告诉统治者如何统治“人”。“宁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苏格拉底的真理是“认识你自己。”
孔子的真理是“士为知己者(统治者)死。”
难道这就是李先生理解到的“中国精神关键之处?”
黑格尔有著名的主奴理论。意思是奴隶即使做了主人在本质上还市奴隶。这担心这就是李先生所说的“中国精神的关键处。”
小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