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知道,从前被人们视为代表秦始皇暴政的焚书坑儒,其实并没有历史课本上说得那么恐怖。焚书的确是焚了,那时候书还都是竹简,本就是非常稀少的,基本上都是官方拥有的,民间当然也有,烧的也就是民间所藏的,官方的还保留。焚书令是这样下的:“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藏的《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卫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民间要烧的书一是史书,二是《诗》《书》即《诗经》和《尚书》,以及诸子百家的书。秦始皇这么做,说白了还是为了统一思想,改变春秋战国思想开放,言论自由的局面,同时对历史也只能统一成一个版本,开启了帝王修史的滥觞。坑儒就更是误读了,当时秦始皇想要长生不老,一些术士神棍就自告奋勇给皇帝配制仙丹妙药,骗了秦始皇不少钱,最后也没什么效果,完全把皇帝当冤大头,最后把这个关中汉子惹毛了,一气之下,把这批方士抓来活埋了。埋了多少呢?460人。很明显,这批人和儒生是有区别的,但有没有误坑的儒生呢?肯定也有,当时儒生和方士也不是很好区分,何况很难保证有的儒生为了投机钻营,没有兼职做方士的。然而不论怎么说,区区几百个知识分子,比起后世的皇帝来,他们看了估计会偷偷笑秦始皇心太软!
到了西汉,大儒董仲舒把儒家地位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秦代所推崇的法家学说由于百姓厌倦了严刑峻法下的征战徭役,到了汉代为了争取民心,实行无为而治,黄老之学大行其道,随后因儒家提倡的民为邦本,内圣外王,伦序纲常的理念吸引了统治者的注意,也迎合了统治者的需要。儒士也从仅掌握礼仪的官员逐渐进入到了行政管理领域,文人参政逐渐成为了主流。三国以后,天下又进入纷乱之秋,思想变革也在暗流涌动。儒家学说逐渐式微,及至唐代,佛教开始成为主流思想,还好武则天把科举制发扬光大,让读书人有了进身之途,能参与到国家权力核心了,一改靠世袭门阀作为选才之独门的老规矩。加上国力的强大和思想的开放,文学艺术大放异彩,国家自信了,对文人也特别优容,这种风气直到宋朝都是如此,可以说,虽然唐宋儒学并不是主流,但以儒士代表的士阶层却实实在在迎来了春天。“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而且,最主要的是,士阶层的独立人格也保存得十分完整,特别是有宋一朝,太祖勒石三诫中就有“不杀士大夫”一条,并为其后的宋室所遵循。
为什么到了明朝以后,儒学渐成官方认可主流,却对士阶层的人格摧毁越来越大?一是儒学的功利性越来越强,科举渐成阶级上升唯一途径,“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成为所有读书人的最高梦想,也是唯一目的,越难达到的目的,往往也会越发珍惜。所以一旦跻身官场,就会受各种规则的左右;二是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后,中央集权升级,宋代君主“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传统一去不复返。君权越来越膨胀且不受控制。因此,官员的自由人格越来越受到君王的影响,君主强势时,如永乐、嘉靖,士人的腰杆子就直不起来,君主昏昧时,如万历、天启,士人就结党互斗。士阶级越来越缺少国家的认同感和使命感,儒家教育根深蒂固,反抗精神几近消失。所以李闯起自丘壑,北虏入主中原,都是顺理成章的事。从明季以来,士大夫殉国者寥寥无几,和南宋崖山之战十万军民蹈海形同霄壤。也正因为此,清朝以来,之所以以异族统治三百年而大体与士阶级相处平安,不唯清统治者认可中华文化并以正统华夏文明继承者自居,也不唯发扬光大用科举笼络士人的路子,更主要的是士阶级的奴性已经相当严重,基本被沿袭几百年的官僚体系给驯化了。
这也怪不得士人们,以治史五十余年的大家许倬云的观点,中国文化是一个不断整合吸收和过程,其来源和方向都受到历史、地理环境、其他文化的多重影响,儒家最主要的内核就是修齐治平,其中修身是摆在第一位的。这也就决定了我们中国的士,或者说知识分子是从“我”走向“他”乃至世界,是一个从内至外的过程。而对自我的修炼,儒家要求的是“仁”“忠”“恕”,大多是平和的,而以希腊、两河流域文化为起源的西方价值观,强调的是善恶、是非,是一种二元对立的,与儒家强调中庸截然不同。所以中国的士,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君子无道则隐,有道则出。君子不争,和而不同。都是教人不对抗,和平主义。所以中华文化的特质是“上善若水”,以柔为主,这也就造就了后世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内涵。所以受儒家文化影响越深,中国的知识分子就越不会和象征强权的国家机器对抗,即使对抗,也多半是“只反贪官,不反皇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