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十二点左右,我把刚睡醒的女儿抱出卧室,就听到婆婆又在指责她儿子。因为他在盖上煮粥的小锅时,没有把勺子拿出来,婆婆认为这样粥会凉得快。
她批评了几句以后,照常加了一句:你做事怎么这么不行?真不知道你是怎么长这么大的!
这句话我常听到,前天娃他爸给孩子喂红心火龙果时,婆婆就抱怨他不会做事,火龙果会把孩子的新衣服弄脏。她絮絮叨叨地说了好一阵子,最后生气地说你别喂了,做你自己的事情去,做事这么不行!
对于婆婆,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观察,我发现了她的一些性格特点。
以前我对她的认识停留在她对公公满腔的怨气上,她怨公公不体贴她,她说自己伺候了公公一辈子。
那时候我认为婆婆很可怜,一个女人一辈子都在渴望着来自老公的关怀和体贴,后来我认为正是她长年累月的抱怨反而把公公推得越来越远,现在我的看法又有了一点改变。
我看到她不敢表达自己真正的感受,不敢对公公提出自己真正的需求。她说自己是伺候公公一辈子,她那时候养活不了自己和孩子,现在不同了,去哪里打打工都可以养活自己。
她在埋怨公公把自己当成伺候人的,没有当成同甘共苦的妻子时,其实这恰恰反映了她的真实想法——她自己就认为自己的家庭地位很低。
一方面她迫切地希望得到一家之主的认可,另一方面她自己就没有从内心深处认可自己的价值。
所以她总是用抱怨的方式来寻求认可,不敢直接说出自己真正的情感需求——我为这个家做了贡献,我希望你能明确地认可我。
她批评他人尤其是她儿子,由一件生活上的小事贬低他的能力,说他是一个糟糕的人,是非常错误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和不擅长的事情,你不能拿别人的短处来跟自己的长处比较,也不该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比较。
贬低别人并不能抬高你自己,更何况你贬低的还是自己的儿子?难道说你儿子这不行那不行,就能证明你这个当妈的很行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