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楼下带孩子运动,偶遇他一个同年级校友,说起白天学校举办的拔河比赛这个小朋友班级取得了冠军,作为拔河队一员,孩子一脸的骄傲。而旁边我家下小朋友弱弱地说,我们就没得过冠军,也一脸淡然。
孩子妈妈说,在拔河比赛前几天,老师就已经准备了两箱零食,并鼓励大家,如果拿到冠军这些零食都会分给大家 ,而且当天不留作业。而且比赛前一天每人都品尝到了一点点小零食且无比珍惜,都不舍得吃。
据说孩子们比赛时的口号就是:吃零食,没作业,吃零食,没作业。比赛时,孩子们士气高涨,为了他们心中至高无上的福利:零食和不写作业,拼尽全力赢得了年级比赛冠军。
很佩服这个老师如此了解孩子们的心理,老师知道用什么激励孩子最有效,就以此为出发点设置奖励,孩子们的积极性充分被激发,这其实也是为孩子们设置了一个明确的目标,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争取,通过适当的激励凝聚孩子们的精神力量,俗话说:团结就是力量,目标一致,力量集中,必胜!
可以预见,以后班级有任何活动,这个班级的孩子都会积极,曾经的冠军让他们感受到了至高无上的集体荣誉,通过集体奋斗来之不易的成功会引导他们向往下一个成功,即使没有老师的特殊激励,相信他们整个班集体都会凝心聚力,勇夺冠军。
于集体,成功很重要,会增强整个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于个人,体会过成功的荣耀,会自觉将成功设置成目标,并不遗余力地将成功进行到底。
总结一下,作为管理者,善于发掘最关键的核心要素,就能激发团队奋斗热情,如学校老师;冠军具有引领作用,会主动激发团队成员的荣誉感,增强信心和动力,如得过冠军的团队或人总不会太差。
事实证明,冠军,不止是一个荣誉,更是一种精神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