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行动的逻辑——公共物品与集团理论》是公共选择理论的经典著作,由曼瑟·奥尔森著于1965年。
奥尔森从不同的集团理论与实践切入,以个人并非“同一、均质”的“原子”为前提,从“经济人假定”出发,探讨了成本——收益分析下,个体所追求的行为利益最大化往往与集体行动利益最大化相偏离的问题,并从感性与理性之争的角度,进一步剖析了为什么虽然这种利益上的偏离长期持续存在,但是本该“理性”的个体仍然会去选择折损个人利益而去成就集体的公共利益、为什么“小集团”相较于“大集团”更具有集团利益得以成就的可能。从小处看,本书回答了为什么“搭便车”长期广泛存在,为什么即便“搭便车”长期广泛存在、而又会有“便车”出现的可能,激励、强制、压力在集团生活中起到的是怎样的作用;而从大处看,书中最终尝试探求的问题是,集体行动或公共选择所面对的问题和障碍究竟是什么?
在奥尔森看来,集体利益可被区分为排他性的和相容性的两种。虽然不论是哪一种,利益相同的个人所形成的集团具有进一步扩大集团利益倾向的论断都是错误的,但是阻碍集团利益形成的原因却是不同的。对于排他性的集团,集团及成员之间的利益之争实质是“切蛋糕”的问题,一部分个体的获益必然伴随另一部分个体蒙受损失,利益主体间是一种零和博弈,基于此,排他性集团总会有排挤成员加入、缩小集团规模的本能。而相容性的集团利益主体间则是正和博弈,一部分个体的努力必然会带来集团范围内的普遍受益,但是相较于“搭便车”的那些个体,努力的这一部分个人付出了更多的成本,其成本——收益比被大大摊薄,甚而不如懒惰个体的“劣币驱逐良币”结果。而为了控制这种现象的持续扩大,集团有时不得不实施“选择性的激励”措施——其典型代表即是处罚——来增加“搭便车”的成本,消弭二者之间的差距,无论这种差距是物质的还是心理的。
奥尔森也指出,相较于纯粹的“理性人”,个体也拥有为情感、信仰、伦理、文化等意识形态所浸染的一面,也具有去获得声望、尊敬、友谊以及其他社会和心理目标的欲望,因此即便从经济激励的角度看来完全非理性的个人选择,可能从社会激励、意识形态激励的角度出发加以分析,却又是可能存在的理性决策结果,甚至于从个体与其意识形态、社会承认的关系来看,后两者的非集体物品属性对个人的激励可能远超被其他成员摊薄后的经济激励,这也是为什么“便车”仍有出现可能的原因。而为了进一步强化这种可能,除鼓励个人获得这种激励外,集团还往往会选择借助某些“强制”形式来获得成员、外援、以及资源。
有趣的事情是,个体与个体、个体与集团、集团与集团间的“斗智斗勇”经久不息、费神费力,但是个人趋向于集团、集团规模趋向于匹配自己的设立宗旨现象又长期持续存在。究其原因,可能一来在于相较于一座“孤岛”,集团往往拥有更加丰富多样的资源、能够更好的发挥规模效应,使得单一个体即便为集团付出成本、也能够获得远超单打独斗所能得到的收益;二来虽然集团拥有相较于个体更多的资源,但是资源的最优配置并非无限,这直接导致在资源和生产力不变前提下,集团在不断的运动中要么走向失控崩溃,要么无限趋向于有限解中的某一、某几个均衡点。
没有人可以将自己活成一座孤岛,人的社会性直接决定我们会或理性、或本能的向集团靠近,处理个体与个体、个体与集团间的关系也随即成为了比我们所想象的更加漫长的人生主题。从某种意义上讲,认识集团(不论自己是否身处其中)、认识其他个体的过程,就是认识我们自己的过程。理解集团与其他个体的选择,则能帮助我们更加平静面对生活的纷繁,做出更加契合我们本心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