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这样说过:“对我来说,带有神圣色彩的生活才有意义,才能激发我内心持续的热情”。的确,如水自然的生活固然可喜,但波澜壮阔的生活才是人们所倾心追求的。
让我再想象一下吧,对于教学而言,怎样上课才是学生共同追求的呢?那就是能带给学生惊喜的东西,即课堂当中会有出乎学生意料的,有能够让学生感觉很有收获的一些东西。诚然,我们和学生的交流接触是多场合的,但最多的,最有价值的接触大多源于课堂。课堂是教师展示魅力之所,是学生内心成长之地,只有老师与学生的“推波助澜”才能成就美丽的课堂。在这里,老师和学生一块做精神上的旅游,甚至,有时候是精神上的探险。正因为有这种高层次的追求,做为教师更应该领会自己对于学生的重要意义。
这使我忽然想到一件事:因为我的课堂一直平静如水,很大一部分学生没有表现出不自然的现象,他们会在我不经意的口令下坐姿端正,会自主的做些笔记,会有主见的表达看法……就好像“乖巧”二字正适合为他们代言一样。而我也享受着这份“轻松”,直到有一天,我的课代表告诉我:“老师,上你的课有时候很想睡觉”。
“那为什么会想睡觉呢?”
“因为会有一些无聊。”
我顺势又一问:“是不是我讲得多了,说话多了?”
“我也不知道。”
那时,我内心一颤,却微微一笑,怕给她压力,就没再说什么了,正是课间,我转身回了办公室,之后陷入了深深的思索。我不可能自我安慰得想,也许其他的课,他们肯定也想睡觉,也会觉得无聊。因为,学生会共性的认为:课堂,并不是他们最好的栖息地,玩乐才是。于我,这是一种最无趣的借口,是最一厢情愿的自我解脱,这不是我想要的。毋庸置疑,唯有改变原有课堂,才能注入鲜活的生命力。所以,我要改变。
我先尝试一种提问方式的改变,变原来的点名式为聚焦式,即简单的问题随时抢答,并多多鼓励、欣赏,外加分数刺激,并说这分数是和周末作业成反比的哦!就这样试了两节之后,不少同学也变得主动了,连程度不怎么好的也跃跃欲试。他们会这样想吧:万一中奖了呢,得到老师的夸奖,为组争光多开心啊,至于错对,先一边歇歇吧,哈哈!回答是会上瘾的啊,有那么一些学生按都按不住。也好,时不时的让她们当一回英雄过过瘾吧!当然,有效方法很多,且行且试吧!
不管怎样,在有了相当的积累后,我们逐渐发现,想让学生听你的课,就必须从学生的经验出发,从学生的角度跟他们对话,在书本世界和学生经验世界之间,我们老师必须搭建起一座通行的桥梁,让自己成为一位灵活的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