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阅读速度不算快,因而导致阅读量也不算大。但是我对自己有个规定:要写读书札记、要写阅读感悟,最好每读完一本书都要写一篇读后感。这让我有很多个空档期,因为往往一本书读完,并不表明它给我的感受也随之消失,恰恰相反,对一本书的感悟因为视线离开了文字开始发酵、回味,这会驱使我再次回到书中去体悟。
这本《追风筝的人》便是如此。
For you , a thousand times over
《追风筝的人》作者卡勒德胡塞尼,小说以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为背景,直至新世纪初期,事件横跨三分之一个世纪。
在这三分之一个世纪里,始终有一条线索:懦弱却好强、善良却纠结的阿米尔少爷与仆人哈桑之间的情谊,阿米尔少爷会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不断改变着对仆人哈桑的态度。儿时,他们是没有族群差别的两小无猜;少时,为了得到父亲的认可也为了保护哈桑不受世俗诋毁,他以贬低甚至是陷害的手段,逼走哈桑。从此,他便背上了道德谴责的十字架,直到他发现:从美国回去阿富汗,“那里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
朋友说,《追风筝的人》是一部让人压抑的小说,可是在阅读过程中,我始终觉得流淌于心间的都是感动与美好:仆人阿里对主人的忠诚、哈桑对阿米尔少爷的忠诚、性格棱角分明的父亲、出于善却做了那么多坏事的阿米尔……诚然,最让我感动的还是哈桑,他在人群中回头告诉阿米尔:“For you , a thousand times over!”(为你,千千万万遍)。世界一直在变:国王被推翻了、苏联入侵了、阿米尔随父亲逃亡美国了、老爷去世了等等,可是纯洁而善良的哈桑一直都没有变。因为他一直都知道是阿米尔故意陷害他,逼迫他离开;当阿米尔家的房子需要他照看时,他不肯搬进楼里居住,而依然和妻子住在茅草屋,并期待着阿米尔再回来,当他在战乱的年代里终于可以了解到阿米尔少爷的情况时他是这样的表现:
“哈桑问了很多跟你有关的问题。你结婚了吗?你有孩子吗?你多高?你还放风筝吗?还去电影院吗?你快乐吗?…如果他给你写一封信,你会不会回信?……接着他问起你爸爸。我告诉他(你父亲已经去世)时,他双手掩着脸,嚎啕大哭,那天晚上,他像孩子一样,抹了整夜的泪……为了悼念你父亲,哈桑穿了四十天的黑衣服。”
的确,哈桑让我感动。
战争的肆虐让人变成杀人的机器,对宗教的曲解让人变成吃人的野兽……一切都变了,唯有哈桑的善良与纯洁没有变,这在那个多灾多难的战乱年代显得那么珍贵。
朱光潜先生曾说,对于小说或戏剧,最粗浅的一部分就是故事。一部小说中的故事犹如作者搭建了花架,用处只在撑扶一园之花。如果读一部小说只读到了故事,那么并未得其精髓。《追风筝的人》这一园之花,骨架就是阿米尔心心念念的那个“追风筝的哈桑”,而这一骨架撑扶了哪一园之花呢?
思之,该是阿富汗历经岁月长河而形成的无可复制的性情吧,那些就是作为一个文化共同体,在历史的发展中形成的灵魂。
小说中,描绘了阿富汗人民在和平时期的温馨闲适、反抗侵略中的骨气与坚定、普通人对阿富汗最质朴的爱——那就是:死生都要与它同在。苏联入侵9年,期间阿富汗人逐渐形成了一些反抗苏联的军队,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决定对国家进行一系列改革以解决积重难返的经济问题,同时决定终止没有结果的阿富汗战争。终于苏联撤兵后,一只军事化组织形成那就是塔利班,塔利班控制之下,人们生活的支离破碎、人们生命的毫无尊严都成为控诉战争的绝佳素材……
这部小说刷新了我对阿富汗这个国家的认识,同时也更正了我的一些观念:任何一个民族都有伟大之处,在岁月的历练中熬出了属于它自己的性格。例如:在讲到斗风筝时,作者说:“阿富汗人尊重风俗,但讨厌规则……如果追风筝的人手里拿着风筝,没有人能将它拿走。这不是规则,而是风俗。”
其实,我不断思考:它是关于什么的一部小说?我想了很多答案,例如:关于友谊,关于救赎,关于善良,最终我想更关乎着一个民族的历史发展中所沉淀而成的文化!书中说,主人公阿米尔的父亲是被分成了两半的人。想来,阿米尔何尝不是呢?在挣扎、在反思,在一己的所能中追求着成为一个好人。然而,这个国家何尝不是呢?
记得有人说:了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好的方式是去了解它的文学。此话不无道理。我想这才是此书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