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继续为梦想而奋斗

-------读《从0到估价1000万,

创业者的5行修练》有感

今年玩手机最大的收获就是上了《从不敢提笔到什么都敢写》的网课,让我熄灭了很久的写作之梦又燃烧了起来了,本就仰慕刘主编给我们上的写作课两年前热播的电视剧

激起了很多年轻人澎湃的心,我看电视不过瘾,便从网上下载小说细细品读起来------

小说以当前社会为背景,讲述了以陆涛、夏琳为代表的一群80后大学生走向社会后,为梦想而奋斗的故事。但是小说打动我的不是那缠绵绯侧的浪漫爱情,也不是那富有哲理的经典人物对白,而是主人翁的那种“初生牛犊不怕虎”,敢为梦想而勤奋拼搏的闯劲!

我没有陆涛那么丰厚的家底让自己读大学,更没有愿意为我梦想买单的海归父亲,但刚踏出校门的我有着跟他同样为梦想而奋斗的勇气和干劲。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风雨飘摇的家庭支付不起我和妹妹昂贵的学费,在经济基础严重不足的压迫下我和妹妹双双逼迫退学,我曾经的“大学梦”也只能在梦里不断重温。离开学校后,我学了当时很吃香的“电脑打字”,并找到一份在省城某高等学府做打字员的差事,但当我整天面对一群大学教授级的高知识份子时,羞愧地感觉到自己是个极不谐调的丑小鸭,良好的学习氛围又重新点燃了我的“大学梦”,业余时间我自学高中课本知识,并报考成人高考。毕竟起点低,屡败屡战考了三次,终于于96年5月通过了全国成人高考,进入西安理工大学函援班财会系学习。

当时,我为自己能学到一技之长,并在大学校园里做文职工作而高兴;也为自己一个初中生考上大学的不平凡经历而骄傲;更为自己半工半读完成大学学业,且赚钱供妹妹读书感到自豪。

97、98年金融危机后,各行业都不太景气。99年函授大学刚毕业的我,找不到适合的工作而闲在家里,再加上一些情感纠葛,一时间跌入人生最低谷,很不适应,当时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是,特别自闭、忧郁、彷徨,那种感觉很象《奋斗》里陆涛当时失恋的感觉,跌跌撞撞的打击使我慢慢地屈服和认命。

成家后为养家糊口,如同蜗牛一般爬行,不敢有任何闪失。因为只求安稳,今天的我依然在外打工,如同一芥无根的浮萍在外漂泊,工作也停留在原地踏步且年复一年,这一切都仿佛已成定局,想改变现状却觉得回天无术。我的梦想就只能到此为止吗?快步入中年的我拿着二千左右的薪水,越来越强的年轻竟争对手和平凡的工作岗位,导致象我这样的劳动力越来越贬值,某天公司还会要我吗?我是否还面临重新找工作的威胁?打工真的是我唯一的出路吗?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是我细品《奋斗》后想到的------

梦想是不甘心被平庸生活淹没的精神支柱,梦想是一个不断给予自己信心与乐趣的动力源泉。一个人生命最重要的价值,不在于他现在是否富有或成功,而在于他是否有渴望成功的梦想,是否有为成功而奋斗的勇气、权利和自由。我可以不成功,但不能没有梦想,陆涛的经历唤起了我类似的回忆和梦想。

今天的梦想虽然不再是“作家”、“画家”或“当教师”那么浪漫而具体,但我相信“有需要就会有市场”,只要适应社会需求,发挥自己优势,勤奋努力,一定就会成功!

脚下的路该怎么走,心中已有数------继续为梦想而奋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