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紧张,一直是困扰我的一个问题。每当自己面对重大任务或是当众讲话的时候,总是紧张得要命。这虽不是什么非常严重的问题,但实实在在困扰了我很久。
一、汗流浃背
近两年,我参加了一些分享活动,大家团团围坐,聆听分享者的分享。当轮到我的时候,“灾难”便开始了。
我知道自己当众讲话的时候会紧张,所以当排在我前面的朋友上台分享的时候,我就能感到自己的心跳在加速。于是,我开始提醒自己:不要紧张,不要紧张……然而,越是这样提醒,心跳的速度就越快。手心慢慢也会潮湿起来,呼吸更是慢慢变得急促,脸上发热。以至于,我前面的朋友分享的是什么内容,我都没有完全听清楚。等轮到我上场时,就变成了车祸现场。
做完自我介绍后,我就感觉到,手心从潮湿变成湿润,呼吸似乎也有些紊乱,额头上铺满了一层汗珠。我心想:完蛋了,又紧张了!在如此强烈的生理反应之下,我的分享变得束手束脚,磕磕绊绊,思绪基本上远离了要分享的内容。之后的分享就变成了一种煎熬,我渴望快速说完自己准备的东西,然后匆匆溜回座位上。
等回到座位上之后,手掌心全是汗水,背心已经湿透,而衣服的领子也被额头和脸颊所流下的汗水打湿,前额和鬓角的头发都因为汗水而聚拢在一起。擦汗的时候,才意识到,双手冰冷而额头滚烫,好像生病了一样。
二、为什么会这样
类似这样的经历,实在数不胜数。似乎每次当众讲话都会出现这样的窘态,着实着恼。我渴望解决这个问题,于是便查阅资料,深入思考,渴望搞清楚这背后的原因。目前来看,原因有如下几点。
第一,“紧张”本来是人类所共有的一种正常的应激反应。原始社会,当人面对挑战的时候,通常都是要和猛兽搏斗的生死关头,这个时候心跳加快,激素分泌上升等等生理反应实质上是为了接下来的战斗而做准备的。当众讲话,将自己至于众人的目光之中,很像被野兽盯上的场景,所以,产生紧张情绪是非常正常的。
第二,担心自己“不好”。显然,我的紧张程度超过了正常情况,已经严重困扰到我,深入分析之后,我找到了根本原因——担心自己“不好”,简单来说就是不自信!每次分享之前,我总会不自然地想到自己分享之后观众的反应,特别渴望观众能够给予肯定。于是,我对自己就有了一个相对来说很高的要求,希望自己的分享是精彩的,甚至是精彩绝伦的!这样一来,分享之前就给自己加上了压力,加重了紧张情绪。
第三,准备不足。虽然我渴望一次精彩的分享,但回想起来,似乎每一次我都没有特别认真地准备,这导致我心中没底,自然而然就会加重紧张的情绪。
第四,缺乏练习。从我的成长经历来看,自己少有当中讲话的机会,而我们所处的环境,更提倡一种含蓄的文化,所以,当众表达的机会有限,练习也就有限。
三、破解法门
分析出了这许多原因之后,我开始寻找破解紧张的法门。
第一,接纳。这个接纳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接纳“紧张”本身。既然“紧张”情绪是自然的应激反应,那就没有必要视“紧张”如大敌;第二层是接纳自己。何为接纳自己?就是无论自己是好、是坏、是优秀、还是平庸,都接纳这个事实。当自己能够完全接纳自己的时候,就不会太在意外界对自己的评价,对自己表现如何也就不会有太严重的心理负担。
第二,准备充分。对待每一次当众讲话的机会都要重视,认真准备。如果把当众讲话比作一次考试的话,那么只要自己胸有成竹,自然就不会紧张了。
第三,勤加练习。当众讲话其实是一种能力,既然是一种能力,那就需要打磨,需要不断精进。也正因为是能力,才可以通过学习和不断练习来习得,来掌握。
四、一次不同的体验
有了上述方法论,在新年之后的第一次线下分享活动中,我经历了一次完全不同的体验。
活动之前,我不再像从前一样,只是将自己的分享内容列出提纲,而是更进了一步,形成了文字。之后,又在内心中反复推演了几次,心中便有了底。在现场,我更是自告奋勇地第一个进行了分享。分享之前,我没有再不断提醒自己“不要紧张”,而是把这次分享当成了跟朋友之间的聊天。果然,分享开始之后,我没有感受到强烈的紧张情绪。分享过程中,遇到卡顿的情况,我意识到脸皮开始升温,但看了一眼手稿之后,重新回到主线,内心随之安定下来。整个分享非常顺利,分享之后,效果也很好。
这一次成功的体验对我来说非常重要!我找到了缓解紧张的法门,并且印证了其效果,同时也增加了自信。既然方向正确,相信经过不断的练习,自己终会摆脱“紧张”带给我的困扰,踏上自信之路。
后记
许多问题,追寻到根源,似乎都是心理层面上的问题。我学习过乐器,有当众表演的经历,按理说不应该如此紧张。但是,学习乐器时年龄尚小,受到外界影响相对很小,更容易忠于自己的内心。随着年龄慢慢增长,自己越来越难以守住内心的真实想法,往往被外部环境所左右,渴望做别人眼中的“好人”,评判标准便由内向外转移。
更加不幸的是,之后的求学和工作环境并非十分友好,身在其中,往往感受不到被接纳的坦然,所以,自己便活在一个躯壳当中。本来在孩童时期,我们自然而然地会忠于自己,结果“环境”用了十几年的时间硬生生地把我们训练成忠于他人,结果,我们活得非常痛苦。当我费尽千辛万苦地找到了根源之后,发现自己重新做回孩子就好时,便只能付之于苦笑——也许需要一辈子的时间,才能重新学会忠于自己,接纳自己,坦然面对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