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长大,其实你会发现,越来越难取悦自己。
最近总是遇见路边弹唱吉他的人。而我,真的是对吉他没有任何免疫力,它能直击我的心脏。每次听完,都要紧张好大一会儿才能慢慢平静。
我还清楚的记得,上大学的时候,吉他协会会长跟他一个小伙伴坐在自习室第一排的桌子上弹唱《真的爱你》。那一刻,突然对吉他发出的声音很震撼,于是就萌生了学习的念头。
在没有学习之前,我一直觉得吉他很好学。因为自我感觉良好啊,觉得自己对音乐还是有一定了解的,所以学个乐器也没有什么难的。而那个阶段的心态确实还停留在“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的境界,感觉只要自己认真努力,我就一定会实现!可是一旦开始学习,我就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刚开始的时候,跟李同学的朋友学。他们在临校附近住,于是每次我都背着吉他从学校跑过去。说说我的第一把吉他吧。前一天晚上我跟羊都住在李同学那儿。早上醒后,我们仨都不想起床,于是石头剪子布,好像最后我赢了,于是我最后一个起。不曾想,我起来的时候停水了。于是,脸都没洗的我跟着她俩坐车跑到百货大楼附近去买吉他。本来说好李同学的朋友一块去,结果临时有事他没去成。于是,没有经验的我们就稀里糊涂地买了一把店主推荐的特价琴。
正儿八经也不知道去了多少次,印象深的就是他给我画了一张常用和弦的按法。因为我手小,可能手指力量也比较小,所以感觉按和弦比较困难,然后就开始练习手劈叉之类的。后来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中断了。
毕业以后,学习吉他的念头还是一直蠢蠢欲动。忘记从哪看到的广告,跑到北站丹尼斯附近报了个培训班。教我的那个男孩是某个学校的在校生,他就按照培训班发的一本教材给我讲:吉他构造、音符、节拍、右手节奏型,怎么打拍子等等。每次练习的时候,都觉得挺枯燥的。尤其等到练习和弦的时候,感觉枯燥地都练不下去了。再加上一个人学习也没有太大的动力,还有上班时间问题,后来中途就放弃了。这个时候,才深深的体会到,弹吉他真的没那么简单。
去年,闲来无事在手机上搜到一个爱玩吉他的APP,由此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于是,我又重拾吉他,跟着APP的步骤走。初步感觉这个软件还挺不错的,练习每一个阶段的课程就像在玩游戏,不会让人感到枯燥无味。它也具备调音器的功能,所以我竟然还学会调琴了。调琴的时候,毫无防备地还把某一根弦给拧断了,所以我竟然又学会了换琴弦。当然了,对于小白的我来讲,有好多常识我都是不懂的,比如EBGDAE。幸亏卢班长比较热心还比较有耐心,发语音又发视频地给我解了很多惑。
自学有一个弊端就是,你练习的某一种方式是错误的,但是你并不知道你错了,所以你就一直在错着。比如练习爬格子。刚开始我以为就是1234品,然后就接着5678品,依次下去。我还练了好大一会儿。后来偶然看见一个爬格子的视频才恍然大悟:1234,2345,3456,这样依次下去的!
有时候发现,练吉他真是一个神奇的感觉!比如,上一次练到某一个地方卡壳了,怎样练都练不好,十分失望地结束了当时的练习。而当下一次又重新开始练习的时候,你会发现突然柳暗花明了,上次感觉怎样都过不去的坎突然就变坦途了!
刚开始按弦的时候,左手疼的要命。可是没有办法,疼就是一个必经的过程,等茧子形成的时候就不疼了。如果长时间不练习,茧子又没有了。下次练习的时候,只有重新再疼一次。
APP里还有好多好多同样热爱吉他的人们,有很多都是大神级别,他们会发布自己的作品。有时候看看他们的视频,都激动得不能自已,同时也能激励自己好好练琴。
热情高涨地一直练到和弦,当时也已经记住了好多和弦,已经能够不是那么生涩地跟着APP的节奏转换和弦了。可是,再往下我就跟不上APP的节奏了,尤其左右手同时变化的时候。突然我就觉得无从下手了。当时觉得自己不懂乐理都看不懂乐谱,所以开始看书。然后这一阶段的练习就又中断了。
这三个阶段的练习,虽然最终都中断了,但是每一次都有每一次的收获,也较上一次有所提高。最近在筹划准备再次开练,希望这一次过后,我能够学会弹唱。当然了,我最终的方向是指弹。不知道当我学会自弹自唱的时候,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心情,我现在想想都激动。
越长越大,我们真的需要找到一个真正能够愉悦身心的兴趣。无关利益,没有目的,只是纯粹地取悦自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