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写了一篇《说走就走的职场,这样任性好吗?》,有朋友给我发了一段长长的留言:
“站在员工的立场上分析,如果是仅入职了一两个月就迅速离职的,大多是觉得自己不能很好融入公司的,在公司也还没有一定的重要性,这类离职的,走的迅速些,可能也不会给公司带来特别的伤害。个人认为,需要关注的是工作了一两年,甚至四五年的员工离职,像这类员工,离职绝对不是冲动的念头,也绝对不是一两件小事的压抑,大多是长期的妥协,挣扎,融合后仍得不到很好的解决时做出的理智而冷静的决定。我们往往只看到员工走的决绝,却忽视了在这个决绝之前有很长一段时间是可以去发现,去沟通,去安抚,去调整的。但很多领导很难发现其中端倪,等到员工自己提出离职,为时晚矣。仅为个人拙见。”
她告诉我这是她3年招聘工作的心得,看得出是很用心很有感触的。员工离职是企业很头痛的一件事情,尤其是优秀的、有潜质的员工离开,会给公司造成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当然,并非离职率越低越好,控制在合理的水平内,想留的员工都能留下来,这样就OK了。
每个行业的离职率的水平不一样,我从事的医药行业,年度平均离职率在20%左右,有个朋友公司所在的餐饮行业年度离职率在100%以上,民营企业离职率相对较高,国企离职率低,新兴产业的离职率高,传统产业离职率相对较低。找出离职率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虽然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离职原因林林总总,但是我总结出其中几条关键点:
1.企业文化不适应
企业文化的范畴很广,比如不认同公司的价值理念,不适应公司的制度、人际关系、工作方式等。有的人喜欢慢节奏的工作,有的人喜欢早九晚五,有的人喜欢开放创新的氛围,有的人喜欢自主平等的工作,没有绝对的好坏,只有是否适合、适应,企业文化很难在短时间内做出改变去适应员工,即便是弊病,想革新也需要时间和勇气。当然,从不适应到适应也是有可能的,关键是如何度过这个过程,企业和领导引导得好,有可能很快变得适应,如果听之任之,谁也无法保证能顺利过渡。
2.职业发展空间小
员工的职业发展期望远远超出公司可以提供的可能性,或者没有合理的职业通路,为员工顺利实现这种可能。如果一个员工长期做一件事情,在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工作标准上没有新的东西,在能力提升、职务提拔上也没有可能,有抱负的员工很难安于现状,就会产生强烈的离职意愿。
3.工作缺乏成就感
工作单调乏味、工作的价值无法体现,工作得不到领导关注,也得不到指导和表扬,这样的工作很难让员工找到兴奋点,久而久之,要么变成“长期冷淡”,要么就会“见异思迁”,所以不要怪员工不忠诚,这样的工作和老板,有追求的员工如何不离开你?
4.薪酬待遇不匹配
薪酬虽然不是员工离职最重要因素,但是一直都是主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当员工家庭环境不好,又面临结婚、买房、生子的经济压力时,对薪酬的重视度就会更高。当然,每个岗位在市场都有其相应的价值,如果公司的薪酬与这个价值偏差太大,也是很难留住员工的。薪酬策略有领先型、跟随型、滞后型,如果你是最后一种,很难吸引最优秀人才。企业文化在留人方面的作用很大,可是如果其他公司开出的薪酬高出员工现有薪酬的三倍,员工会毫不犹豫选择其他公司。
5.与主管领导不和
找工作基本等同于找领导,而找领导就像找老公,离职就像离婚。因为要一起共事,如果性格不搭、理念不搭、风格不搭,大家都很痛苦,离开对双方都好。和谐的夫妻关系需要互动,良好的上下级关系,更需要沟通、理解、扶持与包容,这种关系中,领导占主导地位,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对员工的去留有重要影响,但并不是说员工离职就一定是领导的错,领导本身可能没有错,错就错在发生了一段不该发生的关系,或者发生了关系,但是领导没有很好的维系好这种关系。
除此之外,员工离职的原因还有很多,例如“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我没有任何建树,我选择辞职”、“就是想辞职”等等个性化的理由,如何应对,因人因事因情而变。但是,企业应该祝愿每一个离开的人都能有更适合自己的职业。
无论如何,解决离职率问题不仅要直接留,还要从搭建后备人才梯队入手,这样才能保证企业有可持续的人才供给,这是下次我想分享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