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直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至理名言,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35岁这个群体,人生进入了关键期,也是职业生涯的拐点期。如果在体制内,那还可以读读报纸,喝喝茶水,继续混日子;如果是体质外,就会像华为这样被优化掉,就会被一些HR无情地拒绝在35岁这个红线上。
我的工作环境:同级别的同事大多是90后,还有部分00后。压力在什么?和我岁数一样的是副理,而经理级别的也是80后,还有一个总监是90后,我的直接上级都是90后,这些是目前社会很多企业的现实状况。35岁是道坎,老的老,小的小,按理说正是努力奋斗,提高生活质量的时候,为什么斗志全无,丧失激情,脑袋总是浮现不想上班的念头,这是为什么?而我基本的人生规划还不清晰,基本任务还没完成。每天工作完成度也不是很饱满,虽然在职四年多了,有一定的能力基础,可以暂时的安定,可是未出现质的转变,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不积极改变,不学习,不努力最终都是要被淘汰的。其实这就是大多数这个年龄的人的现实问题......如何看待这些问题?
01、遇到瓶颈,接受不了现实。
人一到了35岁,也算是在职场打拼10载有余,从当初一个意气风发的追风少年,到现在一个满脸胡渣的中年大叔,岁月催人老,留下的只是回忆。一小部分人一路打怪升级,熬成了中层领导,满心欢喜地准备享受努力奋斗后的果实,殊不知一场措不及防的疫情一下打乱了正常的节奏,让原本内定年后的外派、升职、加薪被搁置,让好不容易有跨过瓶颈期的机会再次流逝,关键年龄大了,错过这村就没有这店了,换谁一下也接受不了这现实,斗志没了,激情也没了,煎熬的是要不要再上班了。
一大部分人,在这10多年浑浑噩噩的混日子,结果公司没被混跨,自己到混颓废了,一官半职没混到就算了,结果空降的领导都是20多岁的年轻人,还整天被使唤来使唤去,甚至有时候不留情面当众训斥,受不得这窝囊气,那就拍屁股走人。而最近公司也在开源节流,改革制度,一些激情彭拜的同事毅然放弃这种企业文化的洗礼,选择离开,你选择工作的同时,工作也在选择你。虽然我目前还比较清醒,但现实的机制如果适应不了同样是要被洗涮出来,这不是工作的问题,而是正常发展的规律。
你如果遇到瓶颈,接受不了现实,又失去主动学习,主动工作的态度哪就会遇到天花板,你就会陷入这个魔咒。如果你会主动学习,保持激情,积极拥抱变化。你可以不理睬这些,你可以绕过这个魔咒,只把他当成给那些不愿主动学习的借口罢了。比如我们的老前辈 任正非43岁开始创办华为、张忠谋56岁创办台积电,山德士上校66岁创办肯德基、褚时健老爷子七十四岁去种褚橙,88岁逆袭成为亿万富翁,这些老前辈谁没度过过35岁呢。
02、过河拆桥,感觉是被利用。
经常有同事说,领导时不时给大家画饼,其实我们看待这些问题,不要看表面,其实画饼也是需要智慧的,想想马云十八罗汉,你认为马云是不是画饼,画饼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你有没有去配合做好,做好了就不是饼,做不好真的是个饼。
35岁的职场人,已经将大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公司,也将人生中最志诚的心也交给公司,满以为公司会对这帮肱骨老臣给予最大的优待,甚至大家都期盼着在公司光荣退休的那一天。殊不知,职场不是养老院,也不是福利院,对于公司来说35岁的人,工作缺乏激情,家庭还有拖累,精力时有分散,待遇可是不低,公司需要新鲜血液,需要高性价比的年轻人,占着茅坑的中年人,你就成了公司的眼中钉肉中刺,那么结果就只有一种,好聚好散,当然像华为这种完全按劳动法来的补偿,你也不好再纠结什么。但是内心却是万马奔腾,有一种过河拆桥的痛感,也有一种被利用的无助,但是这就是职场,一个伤透了心的职场,此刻你只想快速离去,上班两个字已经从你的字典抹去。
03、苟延残喘,丢不掉的面子。
职场流传一句话,可以骂80后,特别是80中段的一批人,但是不要骂90后。细品一下,这80后中断不就是35岁左右么,你说他职场经验丰富吧,又差那么一点火候;小孩吧也是刚好上小学阶段,各种兴趣班、补习班琳琅满目,别人都送去学,你总不能不送去吧,可那个学费真的贵啊;至于老人,基本也年过六旬,这个阶段的老人,特别是农村干了一辈子农活的人,身体就会像滑铁卢一样,一天不如一天,人就怕闲,一闲多年积累的病痛就找上门。那么生活的压力陡增,工作又进入了关键的拐点期,这时资本家都会露出真面目,开始明的暗的打击你,而你明知道这样,又只能忍气吞声,苟延残喘的活着,但是哪个人没有脸皮呢,你能撑过初一,能保证撑过十五麽?不在沉默中灭亡,就会在沉默中爆发,那么一旦感性战胜理性,辞职也是说来就来的。
04、人情冷暖,读懂了的人性。
你在上坡路的时候,底下的同事对你都是仰视,羡慕,老板在山顶也是为你摇旗呐喊,你每上一步,都是鲜花和掌声,那时候春风得意会让你误以为你超强的人格魅力。人有旦夕祸福,月有阴晴圆缺,任何人的职场之路都不会一直是走上坡路的,哪天你的直属老板退休了,被调离了现有的权力岗位,迎接他的就是人走茶凉。而对于你来说,你的上坡路也到了最高的拐点,这一拐你就从神坛跌下来了,以前对你无限崇拜的同事开始对你各种打击,甚至是恶言相向,你所谓的人格魅力不过是镜中花水中月,竹篮打水一场空。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也不过如此,你也彻底读懂了人性,职场永远只有利益,没有朋友。
05、透支身体,回不去的健康。
35岁的职场人,熬夜加班家常便饭,身体发福又不运动。陪酒应酬,喝完再吐,吐完再喝,日夜颠倒,人不像人,鬼不像鬼,身体严重透支。
以前一直说三高,现在又增加了一项,高尿酸的痛风。笔者就是深受痛风之害,一旦发作,手脚红肿,严重之时,走路都疼,医生三令五申,一定要戒酒,可是说戒容易,真到了那场合,戒得掉麽?
但是,当你哪天喝得胃出血,进了医院,你这时候就会明白,没有你公司造转,公司可以没有你,但是你的儿女不能没有爸爸,你的妻子不能没有丈夫,你的父母不能没有儿子,你就是家里的顶梁柱,身体就是你的本钱。所以很多看透了,伤透了,悟透了,上班的岁月也进入倒计时.,无非就是等着主动退出,还是被动退出的问题了。
·人生如白驹过隙,稍纵即逝,看似来日方长,实则去日苦多。35岁的光景,基本也尝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幸运的人可以品尝甘甜,不幸的人就只能尽吞苦果。
·人到中年就会明白,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有你自己负重前行,才能体会人生没有白来一趟。35岁是魔咒,但是也不是不可战胜,当你历经磨难来到这道硬坎,你就会理解,再往后拼的不是你的体力,也不是你的经验,而是拼的脑力,拼的是你能不能借力使力,顺势而为。
年轻的时候有冲劲,不撞南墙不回头,35岁就要学会拐弯,适可而止。不想上班,并不是消极,也不是自甘堕落,而是按下暂停键,思考下更长远的打算,或许打工的方式需要调整,或许创业也是一个选择,但是只要不放弃希望,总会苦尽甘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