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友们关注的38岁的失业川大哲学硕士,在视频中自述“投出上百份简历被拒”“应聘出家道士不符年龄”,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送外卖比写公关稿轻松”,也曾泪洒直播间,发问“不知道自己哪一步走错了”。
4月的第一天,仍处于网络风口浪尖的陈涛,成为了“前外卖员”,租赁的电单车早已退掉了,想结束北漂回老家。
01,他送外卖为了赚快钱。
看了他的短视频的内容,他说自己只做了三个月的外卖员,只是图个挣钱简单,不需要承受那么多心理压力,说白了吧,送外卖只是为了赚钱,没有其他长远想法。
02,他缺乏职业竞争力。
知名大学毕业的硕士毕业生,哲学系高才,为什么就没有找到一个心仪的工作呢?因为他兴趣过于广泛了,说白了吧,他错过兴趣当作职业了,在自己的职业竞争力方面,没有专注积累自身的价值。
03,他被社会偏见禁锢了。
38岁,硕士毕业生,传统的价值观念里,这样的人的生活应该是富足稳定的,然而现在他还要每天为第二天的生计奔波,没有家庭的温暖,只有北漂的倦怠,他极度焦虑,强烈暴富的心态,他被社会约定俗成的偏见装到了套子里,无法自拔。
短视频火了,就去做短视频;送外卖赚钱快,就去做外卖员;写公关稿能赚钱,就去熬夜写稿。永远是在追逐热点,从没停下来思考一下,自己的目标是什么,自己应该专注什么。这样的心理历程的公开分享,挺悲哀的。
总结:忙碌是生活的常态,但总要停下来思考,自己专注的目标和方向是什么,一心想做轻松的事,最后会发现是饮鸩止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