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80后的青春里,都有几本同学录。在没有手机、微信以及各种信息工具的年代,同学录成了同窗情谊的表白平台。我也有几本,里面记录了许多同窗好友爱好等等,以及彼此的情谊和溢美之词。哪怕平时相处一般的同学,分手时留言也十分热情。现在看来,尤为珍惜。
我也曾在别人的本子上留言。写得时候绞尽脑汁,恨不得把所有华丽的辞藻都用上;落笔的时候用心良苦,恨不得写的页面是最独特新颖的。那些内容如今一看,十分幼稚,但也饱含了真情。近日无意看到别人的一些通讯录,里面那些大写的尴尬,让我重温了当年的美好。
每个80后的青春里,都有几本同学录。在没有手机、微信以及各种信息工具的年代,同学录成了同窗情谊的表白平台。我也有几本,里面记录了许多同窗好友爱好等等,以及彼此的情谊和溢美之词。哪怕平时相处一般的同学,分手时留言也十分热情。现在看来,尤为珍惜。
我也曾在别人的本子上留言。写得时候绞尽脑汁,恨不得把所有华丽的辞藻都用上;落笔的时候用心良苦,恨不得写的页面是最独特新颖的。那些内容如今一看,十分幼稚,但也饱含了真情。近日无意看到别人的一些通讯录,里面那些大写的尴尬,让我重温了当年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