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洗澡之后,我把大件衣服放进滚筒洗衣机转着,小件衣服开始用手洗。起初我只打算洗完自己的就行,老公提出让我把三个人的都洗了,我表示不乐意。特别是儿子,已经是大小伙子了,又不是忙得不可开交,难道连个人衣服也让老妈洗吗?老公看我不乐意,就说待会儿他洗。想想他天天买菜做饭都没有怨言,我就顺手洗几件衣服能累到哪儿去?
一边打肥皂洗着,一边又在腹诽着儿子的种种不是:一天到晚就知道上网,连自己衣服也不洗……忽然想起老公一位同事说,“咱们的孩子不适合上这么好的大学。”这话是他们同事闲聊时说的,当然还说了许多孩子在大学的种种不良表现,反正做父母的对此深表担忧。其实这几年,我身边同事也时有提及孩子进入大学后的种种“劣迹”,以及假期回家的拖拉懒散;以致于每到寒暑假期,网上就流传许多怀疑“假儿子”、“假父母”之类的文章。
说到“我们的孩子不适合上这么好的大学”,我内心偏又不服:我们的孩子在没有加分、没有保送的情况下,克服压力、力挫群雄,凭个人努力以万分之一的概率过五关斩六将考上的最高学府,怎能说“不配”呢?此时若说不配,不仅否定了我们的教育方式,更是否定了孩子过往的努力!那么努力的过去被否定了,孩子今后还会愿意付出努力吗?
不错,我们的孩子进入大学之后,确实颓废了不少,变得迷惘贪玩,左右离不开手机,熬夜上网,日常生活懒惰,读书学习更是懈怠;假期回来,更是空调一开,床上一趟,耳机一塞,机不离手,完全沉浸在个人世界里。开始几天,父母子女相看两不厌;时间一长,发觉气氛异常,忍一忍风平浪静;日子久了,忍不可忍,旁敲侧击,期待改正;看到表现一如既往的孩子,指责数落,不曾见效。接下来,我们找同龄人诉苦,原来彼此眼中的“别人家”的好孩子,此刻表现都那样啊!
别人家的孩子也是这样,我们似乎应该释怀了。可总归无法平衡,认为我们的儿子从小到大处于最优秀的行列,上的又是国内顶尖的大学,他理应比大众好出许多,怎么能和芸芸众生一样呢?向来为楷模,如今泯然于众人,孩子还没怎样,父母首先接受不了。到底是孩子变得不可救药了,还是我的期望在膨胀?仔细想想,还是父母所谓的面子和自尊心在作祟。曾经,优秀的儿子无数次带给我们耀眼的光环,在考上大学那一刻达到了顶峰,直至新一年高考揭晓才告一段落。在回味过去的荣誉时,不免对今天的沉寂感到失落。我们的内心无比渴望,儿子在大学里能继续创造辉煌,让星光在我们的周围再度闪耀,让我们飘起来了的灵魂不要坠落云端。可是,这一切谈何容易?与其说是儿子变了,不如说是我们膨胀的自我不愿回归平凡。
农村出身,工作生活在小县城,周围最高学府就是连我们也看不上眼的两所高中;没有上过大学,圈子里全是婆婆妈妈同类人。在孩子的义务教育阶段,与身边群众比起来,我们重视言传身教,还算合格父母;高中阶段,得亏进了管理到位的私立名校,遇上几位鞠躬尽瘁的好老师,儿子的学习生活没有走弯路,也因此考上了国内最高学府。这一切看上去顺理成章,我们也跟着儿子一夜成名,被周围亲朋视为“教子有方”。
其实,暗地里,无论知识能力,还是个人素质提升,我们与儿子早已渐行渐远。我们,在儿子的世界里早已落伍。至如今,儿子身居都市大学,我们仍拘禁于狭小的思想、生活圈子而不自知,和孩子之间的沟通,除了衣食再无其他。我们和孩子之间的差距,除了简单意义上的代沟,还有意识形态上的巨大差距,更有精神层面不可逾越的鸿沟。儿子再不是我们眼前唯唯诺诺的少年,而是一个有健全体格、有独立思想的青年。不管有意无意,我们再也走不进他的世界,就像当初年青的我们,也总在撇开父母寻求自我独立。
可是我们又有太多的不甘心。不甘心孩子就此懈怠,不甘心关闭那扇曾经敞开的心扉。当原有的说教无济于事,我开始抱怨儿子的得过且过、不求上进,认为那个曾经听话的儿子、努力的儿子丢了,却从来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孩子有错毋庸置疑,但父母难道没有一点儿责任吗?为什么不能提升自己,站在更高的层面上引导孩子,进而寻求一种行之有效的沟通方式呢?初中毕业上中师,在小学校园一呆就是一生,我们曾经一时的骄傲,同时也斩断了飞翔的翅膀。总想把自己错过的大学梦,通过儿子来实现和弥补。如今,最初的愿望实现了,我们和儿子一起迷茫了:儿子放慢了前进的脚步,我们则索性自我放逐、放弃了一切新的追求。
明明自己就是普通人,却不甘平凡;不甘平凡,却不愿通过个人努力去实现,偏要靠孩子的“出类拔萃”走偏峰。想想我们的孩子,每走一步带着多大的使命啊!他们,能不累吗?可惜,我就是这样的母亲。
再看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生活中懒惰,是我们长期的包办代替惯出来的,何况同在假期我们也闲着;离不开手机,全是上行下效的结果;学习上懈怠,也与我们做父母的不思进取貌似吻合啊。亏得自己家长会上反复强调“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而自己何曾做到了?
与其说我们的孩子不适合上名校,不如说我们不配拥有这么好的孩子。前几天在简友圈文章里看到一句话“孩子是好孩子,父母是不是好父母?”
此时此刻,我觉得自己真的算不上好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