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松滋渡望峡中》感

      每日读,2023年3月12日。

  《松滋渡望峡中》

  唐,刘禹锡。

  渡头轻雨洒寒梅,

  云际溶溶雪水来。

  梦渚草长迷楚望,

  夷陵土黑有秦灰。

  巴人泪应猿声落,

  蜀客船从鸟道回。

  十二碧峰何处所,

  永安宫外是荒台。

  又是刘禹锡的一首诗,初读感觉很灵动,而且应该有很多典故,可惜我是个半桶水,只能乖乖的一个一个百度,查下怎么回事,查下我猜的对不对。

  前2句是非常精彩的景色描述,我一直以为七言对仗必须非常严谨,没想到还可以这么去写,而且还这么优美动感。轻雨洒寒梅,云际溶溶,雪水来,拆开都如此漂亮,尤其是这“溶溶”2个字,我都可以想想如江如月的那种感觉,我太喜欢云际溶溶雪水来,虽然上下并不合缝,错落的感觉刚刚好。

  云梦泽的草长了,看不清那时的“楚国”了,夷陵的土黑了,里面应该有“秦朝”时焚烧的灰。这里就很有意思了,有人说是白起大败楚军,火烧楚国君王祖坟,所以是有秦灰,如果是这么解释应该是楚灰才对,为什么写秦灰?唯一的解释应该是上一句写了“迷楚望”,下一句为了工整写“有秦灰”,我对有秦灰的理解:眼下夷陵的这片黑土上有着一层朦胧不清的雾,就好像当年秦国白起烧了我们的祖坟,漫天的灰烬就好似这雨雾一般,让人伤感悲愤。

  后面的巴人泪、猿声落、蜀客船、鸟道回,没啥好解释的。

  顺着下去,后面的十二碧峰我非得百度一下,才知道这里是指巫山十二峰,这句就很有意思了,“十二碧峰何处所”我理解的是,作者在问巫山的十二峰在哪里呢?轻雨洒、云溶溶、迷楚望、有秦灰,我看不清十二峰都在哪里。

  “永安宫外是荒台”,这里的永安宫应该就是刘备夷陵大败后,寿终的地方,这里已经是荒台了。这里插一个好玩的事,我在看刘禹锡生平的时候,他说自己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是不是很熟悉?《三国演义》里刘备也自称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我大胆地猜一下,松滋的渡口处遥望一下夷陵我还可以理解,巫山和白帝城可是隔了几千里路程,何处所、是荒台恐怕是作者的想象力了,强Q永安宫,是不是觉得自己的先人刘备,也是壮志未酬、汉室未兴呀?我个人的瞎想。

  前4句我给80分,后4句60分,读了那么多旷世巨作,刘禹锡的《松滋渡望峡中》算是佳作,尤其是前4句的景色描写,融古其中,精彩无比。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