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山娃的蜕变》,讲述了1998年,在私营经济蓬勃发展的温州,18岁的文白,一位从没出过远门的山里娃,只是因为有一个梦,受到电视和书的影响,独自一人闯荡温州的一些坎坷经历,让一位懵懂无知的山里孩子最终成为了一名敢想敢做的现代青年。
第112章 午餐食客把餐订 一去不回两头空
这种模式,也不是老师母想出来的,而是整个小区里都这样,是自然产生的。
对于做点心生意的小吃店,这种模式是最好的,虽然累点,但每天的收入是稳定的,只要装修的房东确实有需求,这样问送收一体,总比他们每天打招呼的强。
当然有的房东吝啬钱,又不好意思说不给工人师傅吃点心,就很讨厌我们这么干。不付说不过去,付吧又心有不甘。
如果等人叫了再送,那我和老师母可能一天做个三十份都要累死。点心时间就那一个半小时左右,一份也是送,八份十份也是送,效率是完全不一样的。
老师母有一点文白是赞许的,就是无论客人怎么说,她都陪着笑脸,对客人的要求也是有应必求。比如有的客人说放葱了,要求重做,她就重做一份奉上。
为此,老师母也吃过大亏。这也让文白看到,不是所有客人的需求都非要去满足。
那天下午,还是和往常一样繁忙,文白送完餐,就四点了,看着水龙头下面红色大盆里堆满了收回来的不锈钢盆,不敢多做停留,就蹲下去抓紧把清理掉。
由于外面套着袋子,不是很脏,洗起来也快。
洗完文白准备去小区收后送的盆子,看到老师母把刚洗好的盆子摊开,文白以为还有点心送,之前有时也有这种临时叫的。
“这是送哪里的?”
老师母一边煮着面条,一边回答:“这个不用送,自己来吃的。”
“哦!那我去收碗了。”
“嗯!”
文白收碗很快,有的先吃的,文白后面送去就把带回来了,所以收碗相对前两次要少爬好多楼梯。
回来后,文白发现老师母已经把点心烧好了,一共11份,摆满了两张桌子,由于没套袋子,浇头在上面盖着,热气腾腾,看着好有食欲。
文白没时间欣赏,点心做完,锅碗瓢盆还有一大堆摊子等着收拾,文白一样样的清洗、擦拭。
老师母在店里站着,眼睛一直看着垟儿路口外面大路上,站了一会,她又到飞霞北路上转了一圈回来。脸色阴沉沉的,文白不敢惹她,只顾干好自己的事情。
就听阿婆说:“怎么还没来?”
“嗯,没看到人呢!”老师母爱理不理的样子,也许心里有事吧!
阿婆见自讨没趣,就背着手走了。
“文白,你去对面看看,”老师母莫名其妙的说了一句。
文白抬起头来,一脸诧异。
“一个四五十岁男的,他说在对面小街上干活,你去找找看。”老师母脸色虽不好看,但话还不算难听。
文白没多问,也似乎明白了一些,站起身来,擦了擦手,就去找人。
穿过飞霞北路,一路两边看着,这条街是公交出口,没有多少店面是开着的,五点钟了,可能有的也关店回家了,一条街冷冷清清,就见一辆公交车从身边驶过,带着“呼呼”的风声。文白一直走到车站,也没看到有人装修,就赶紧回来给老师母回复。
回来看见叔叔也在,正在耐心地听老师母说着,大概是阿婆回去说了,就听他指责起自己的姐姐。
“人都没来,你就把面烧了,想生意也不能这样子啊!”他那个急性子,自从自己当了老板,文白发现他比起之前要凶了,眼睛看人都咄咄逼人。
“走,我们一起再去看看,”他朝文白挥了挥手,就率先在前面走了,他走路带风,文白小跑着才跟了上去。
文白陪着他沿着刚才的路又走了一遍,还是一无所获,天渐渐黑了,他朝文白说道:“回去,回去,这去哪找!就是干活,也下班了。”
叔叔回来又叨咕了几句,临走还吃了碗面,老师母和文白说:“随便吃,这就是晚饭了!”
这时的面已经糊了,不过文白确实饿了,也就不讲究了,吧啦吧啦吃了两大碗。没想到老师母反而高兴的说:“能吃就多吃点。”
可文白哪里还吃得下去,她自己是一点没吃,早早就回去了,剩下都交给文白。这时文白非常理解她的心情,这也算是买个教训吧!
后来文白了解到,自己刚好去问餐,当天中午一个四五十岁男的来吃了份面条,说味道不错,问老师母做不做点心。老师母说:做的,送哪里,多少份?他说:不用送,一共11个人干活,待会来吃。老师母一听11份,乐坏了,但也考虑到时间,就说迟点行不行,要不就时间早点,二点样子。他说:二点太早了,肚子还没饿,迟点吧,四点都可以。老师母说好的,因为四点也差不多忙完了。
男的走时说等会来结账,结果是他自己吃的那份都没付钱。
这人看来是个老滑头,因为没带钱,或者专门骗吃骗喝,所以才把老师母圈进去了,自己一份不付钱也就罢了,还害得店里又浪费11份。就像老师母说的:这人太缺德了,下次要是再见他要骂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