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自己的 CEO ?可不能只是说说而已,而这两本十分有远见的书,就很好地为我们描绘了实践的某种可能。
《重来 Rework》
越来越多像 37signals 这样小而美的公司在为我们描绘着互联网时代不一样的商业思维模式,而这本书也正是 37signals 团队的经验之谈。但我从中并只是看到了创业的商业思维,更多的是成就自我事业简单有效的最佳实践。
- 新的现实:
任何人都可以创业,你可以和任何人进行协作,找到并发挥你的优长 - 别扯从错误中学习的鬼话:
养成优秀与成功的习惯,而不是让吸取教训成为常态 - 计划即瞎猜:
先启动发动机再说,行进途中你不会往马路牙子上撞的,反而是按画好的线走才可能掉进被偷走的井盖窟窿 - 在宇宙中留下你的足迹:
别再跟随了,做点儿举足轻重的事吧,万一将来哪天”死了么“这个O2O项目真的上线了呢?也好占个热门标签 - 挠自己的痒处:
做自己关心的事,吸引同样调性的人一起 - 着手做点什么:
创意这玩意儿,物美价廉,就像硅一样,将其执行才能创造价值 - ”没时间“不是借口:
腾出一两把英雄联盟和一部美剧的时间,将那些”如果就“的渴望实现 - 你的需求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多:
精简可以铸就精致,断舍离,以充分利用好真正的资源 - 要成就事业,不能只是创业
- 轻装上阵:
关注产品、关注创造的价值,而不是其他的琐碎 - 条件受限是好事:
充分发挥创造力,才能实现更多可能 - 与其做个半成品不如做好半个产品:
砍掉多余的野心,才能腾出注意力 - 从核心出发:
找到真正的着力点发力 - 不要过早关注细节:
建筑师从不会过早关心卧室里铺怎样的瓷砖 - 做出决定就是取得进展:
积极决策,果断前行,而不是过度分析 - 当好博物馆长:
而不是仓库管理员 - 关注不变因素:
要记住,时尚会凋零,关注不变的核心原则 - 音乐在你的指尖流淌:
就用手头上有的担负得起的工具开始,你一样可以做得很好 - 卖掉副产品:
正如 37signals 的经验总结出书这样,哈哈 - 立马就上线:
精益创业流行很久了 - 赞同的错觉:
报告文件这样的抽象事物会给人造成错觉,先做出点样子来 - 退出的理由:
这样做值吗?亮出自己的结论。有时候放弃其实是一步好棋 - 打岔是效率的敌人:
旁若无人的时候更容易进入心流状态 - 会议有毒:
会议的真实成本高得吓人,如无必要,能省则省 - 刚刚好就是真的好:
简单点,行动的方式可以恰到好处 - 速战速决:
伺机而动、乘势而为 - 不要逞英雄:
最明显的方案有可能就是适时退出 - 该睡觉时就睡觉:
嗯! - 预估的都是垃圾:
把大象装进冰箱需要多久? - 决策宜小不宜大:
易于实现的目标就是最好的目标,搞定了再接着做下一件事 - 养成对客户说”不“的习惯:
尽管让他们爱上你的产品 - 不要攀客户的高枝:
你不能满足所有人的所有要求,但你可以服务好某一类型的客户 - 头脑发热不等于当务之急:
写下来,再冷静地为其安排优先级 - 甘于低微:
你不会想在众目睽睽之下冒险尝试的 - 培养自己的拥趸:
大方地分享有价值的信息,就能慢慢建立观众群体 - 普及知识,赢得竞争:
而不是洒满广告 - 没人喜欢塑料花:
不完美没关系,真实很重要 - 市场营销不是一个部门的事:
在工作细节上的优秀表现,要比为客户选择会议小礼品重要得多 - 一夜成名只是传说:
再引爆点之前,先慢慢苦熬吧,多年后人们也会谈及你”一夜成名“的故事 - 受不了时再找人:
需要的人可能远没有想象的多 - 鸡尾酒会上的陌生人:
放慢招聘脚步,避免公司陷入“陌生人的鸡尾酒会” - 可笑的求职简历:
从求职信中看真实想法吧 - 多年的无关经验:
六个月工作经验的应聘者和六年工作经验的应聘者相比,差别可以小得惊人,真正重要的是到底做得怎么样 - 常规教育不值一提:
所受学校教育时间长短并不等同于受教育程度 - 招聘笔杆子:
优秀的写手思路清晰,懂得如何与人沟通。无所做什么工作都能更好地胜任 - 高手遍布世界各地:
这在《Remote》中大量提及 - 试用期必不可少:
没有什么评估方法比看实际工作情况更好的了 - 越快越好是毒药:
如果每件事都是急事,那就没有急事了。 - 灵感稍纵即逝:
抓住它并将其投入工作
Binboy.top
彬少の原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