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生活发生了些变化。
这中间有很多复杂而沉重的情感变化,也有生活陡然发生变化后的辛劳。
所幸,我们都能继续努力保持原有生活的节奏。
我们的大部分时间,不是朋友圈里发的那样,要么在海边晒太阳,要么在餐厅大快朵颐。
而是,白天和同事并肩作战,下班后和家人一起吃简单的家常便饭,夜里躺在自家的床上酣眠。
罗素说过:“三种简单却又极为强烈的激情左右了我的生命:对爱的渴望,对知识的探求,以及对人类苦难的无法遏止的同情。”
对生活的热爱,不需要高大上的理由。
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小饭、小寐,都是确幸。
因为,它们证明了我们的存在。
早晨,用餐巾纸卷起来的纸条,轻轻挠毛毛的脸,估计他会梦到毛毛虫爬到脸上了。醒来一看,是老妈在喊起床上学。
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吃早饭,无论是微波炉加热下的包子配煮鸡蛋和牛奶,还是现磨的豆浆搭配刚买回来的油条,都能给一天的活动补充最初最重要的能量。
爷爷奶奶出门散步,顺手买点菜。
我们各自奔向自己的活动天地。
奶奶生病的这段时间,我尝试了很多菜谱。
依葫芦画瓢,有的很美味,有的不忍入口。
西红柿炒鸡蛋,这道“国”菜,终于接近炉火纯青。
热油加入几条姜丝,稍炸就倒入搅拌好的鸡蛋液,用铲子搅散,断生了就装起来备用,不要煎老了。
锅里余油,加入葱花,立刻接着倒入切成碎丁的西红柿,多炒一会儿,炒出西红柿汤。
将刚才煎好的蛋加入西红柿里继续翻炒几下,再加盐和糖调味,再翻炒几下,让西红柿汁浸入鸡蛋。
最后淋上几滴香油出锅。
全程不加水。原料分量上,正常大小的鸡蛋和西红柿一比一。
这道菜,得到了挑嘴小王子的首肯。
一碗饭很容易就能下肚。
我以前很讨厌做饭。
我有一个不太喜欢做饭的妈妈。
在我的印象中,她因为辛苦操劳而牢骚满腹。
如果有客人到家里吃饭,她就会焦虑。
怕来不及,也怕做不好。
可能因为事情太多,所以她几乎没有心境好好琢磨怎么做菜,会的几乎就是从上一辈那里学来的几个常规做法。
做饭,是她一个非常沉重的负担。
在我印象中,厨房就是那个油烟呛人,杂乱无章的地方,没有一丝美好。
吃饭,就是为了果腹。
还记得我妈做的一道经典菜——青菜肉汤。就是切成大片的猪肉,炒炒加水煮汤,再加入青菜。
可就是那个白肉,我也吃出了感情。
有父母在,哪怕是水煮白肉,都凝聚着对孩子的爱意,哪怕做菜的手法笨拙。
也说明他们基本健康,在我们回家的时候还能忙出一大桌子菜。
大家一边吃,一边聊着小时候的各种糗事。
老妈在一旁嘿嘿地笑,等我们吃完她又抢着收拾碗筷。
毛奶奶很会做菜,也很能干,一个人在厨房里,不一会儿功夫,一桌子菜就做好了。
而且,即使是简单的炒青菜,都香气扑鼻。
生病了以后,没再让她下厨。
我操铲,她指导。
几个经过点拨3的“大菜”,比如红炒肉、红烧鱼,我这么手残的竟然也做得还算好吃。
她说,过一阵子再教我做蛏汤和鲨鱼。
难免一阵心酸。
我希望一直是她做给我们吃。
这说明,她能一直健康。
不是每个生命都会遇到战火连天,命运多舛,大开大阖。
认真做一份工作,煮一顿可口的饭菜,买一盆鲜活的植物,泡一杯热茶,看一部喜爱的电影,旁边有家人陪伴,这才是生活常态。
村上春树说:“流淌在生活的每个瞬间且稍纵即逝的美好,是内心的宽容与满足,是对人生的感恩和珍惜。”
这就是我们的小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