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观和幸福是可以习得的,改变正在发生。
认识自己,而后接纳自己。本书是塞利格曼经典的积极心理学系列之一。
也许先前我们对心理学的理解还是狭隘了一些,谈心理学色变,以为有问题的人才会去接触心理学,进行心理疗愈。从诞生之日起,心理学就不止有疗愈创伤这一项功能。它还有帮助人类心灵成长、认知提升与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追求最真实的幸福的功能。它也有造就不断适应未来的社会精英、激发人的优势潜能、改造人们的学习方式、丰富人类对世界和自己存在意义的探索的目的。
积极心理学认为,幸福不仅是一个美好的目标,也是人心的主观感受,因此幸福感是可以被定义、测量、传授和提升的,提高人的主观幸福感可以使个人更加充实,家庭更加和谐,公司更有生产力,士兵更有战斗力,学生更好学,婚姻更幸福。
最近参加的培训,老师提到,抑郁是因为攻击向内,我觉得似乎很有道理,但是塞利格曼在书中也有提到这个观点,认为引起抑郁的原因很多,不限于攻击向内。看了一些书,发现自己会更客观,更全面的去看待和分析一些人一些事,挺好。
关于教育,一直存在一个悖论:家长往往希望孩子得到“自信”“知足”“善良“健康“爱”等能走向幸福的特质,却希望学校教授“成就”“服从”“工作能力”“数学”等获得成功的方法,而这两种完全没有重合之处。这就是传统的教育。
积极的教育:教授实用的课程&教授有关幸福的课程。
说到教育,现在国家也日渐重视教育的改革,三令五申,让教育回归初心和本质,成都也成为了教育改革的试点城市,庆幸这一代的小朋友有更多的选择,能体验更丰盈的人生。作为一名母亲,我也在不断学习和探索育儿之路,做好父母效能训练,践行双向养育。
那些需要心理学家关怀的有心理问题的人,那些每天努力工作但感觉“亚历山大”的上班族,那些被无聊的工作、没有感情的婚姻、没有意义的娱乐等烦恼所困所累的芸芸众生,真的是需要积极心理学的。因为积极心理学是研究如何给人们希望的科学,是研究如何让人们走出人生冰河的科学。它是科学,是温暖的科学,是带着心灵温度的科学,是有着丰富人文关怀的慈悲的科学。这门学科对人类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它对美好生活的表达一样激动人心,一样充满感情。
心理学,是经验主义的科学,它不接受没有实践,仅凭感受与想象,甚至是仅凭逻辑推理出来的结论。因为心理学在本质上从来都相信,并且只相信一种科学伦理,那就是只有那些能够被验证的假设才可以被认为是某种事关人类的事实。心理学也正一往无前地走在用科学方法为传统哲学中提出来的反思提供证实与证伪的路上。
身边还是有抑郁的朋友,书中对抑郁也做了大篇幅阐述,我也会做一些分享,希望朋友能自助,勇敢走出来。
滋养抑郁症的温床是那些不可避免的伤痛和失意,比如工作没了、股票跌了、爱人跑了、亲人死了。我们因此变得悲伤绝望整天什么也不愿做,闭门不出。以前那些有趣的事情变得索然无味,我们失去了对美食、工作和性爱的兴趣,甚至无法安然入睡。
无论是抑郁症还是一般性的抑郁,它们都是思想、情绪、行为和身体的恶化。
抑郁症的四种症状——哀伤、悲观、消极和食欲不振。
关于性。世界上几乎所有的东西都可以激起人的性欲。要小心,人在早期所做的性决定,无论是被诱骗还是在压力下被迫所做的决定,对以后的生活都很重要。人在青少年时期所经历的性经验会影响其一生的性行为。我们几乎是很偶然地做这些决定的。作为年轻人,当别人问你“为什么不尝试一下”的时候,你应该问自己“我真的一辈子都想这样生活下去吗”。
再过两三年小朋友就要进去青春期了,入手了几本性教育的书籍,陪伴小朋友更平滑地度过这一重要时期。不躲避不焦虑不彷徨。
灵魂上的迟钝:随着年龄的逐渐增大,我们习惯了自己所爱的人,开始对他们漠不关心。我们很容易把随着年龄和经验而来的漠不关心误认为是智慧的增长,但它是冷漠,而不是智慧。我就经常容易犯这类错误,对身边人多一些包容和关爱,婚姻不是爱情的坟墓,是需要经营的感情。
塞利格曼还提到了童年的创伤,也就是所谓的原生家庭,其实自己还挺有感触的,庆幸一直在接受,改变,勇敢往前走。
童年的事件,甚至是童年的创伤和教养方式对成年后生活的影响非常小。我们不是过去经历的囚犯。
我们从小是怎样长大的,都最多只对长大成人后的人格有一点点影响。成年后,我们的确可以自由地改变自己。童年的事件不能强迫我们成年后成为什么样的人。
勇敢改变,坦然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