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一个城市最著名的景点都有这些特征:人多、票贩子多、明信片多、烤鱿鱼多、垃圾多。
嗯哼,总结得还不错吧。
鼓浪屿虽然还没收门票,但一去到轮渡码头,就有许多票贩子蜂拥上前拉生意,卖鼓浪屿的套票、船票。每次看到大妈一鼓作气地冲过来打算干一票大买卖的时候,我都感受到阵阵杀气!
广州的水巴、香港的天星小轮和厦门的渡轮相比,我觉得香港的最舒服。
天星小轮
厦门轮渡
那些年,鼓浪屿这个名字流露着文艺气息,吸引着不少年轻人来拍照、朝拜。的确,无论是鼓浪屿,还是整个厦门市,都有一股悠闲的气氛。来旅游真的是度假,可以过慢悠悠的生活。
岛上中西式建筑林立,林荫小路交错,斑驳的树影照在地上,一格一格地踩过去,真的是应了那句广告语:我钟意同阳光玩游戏!
岛上有许多景点,跟着驴友提供的地图,基本上可以一口气逛完,不过挺费劲儿~也可以另辟蹊径,走不寻常的路,避开人声鼎沸的大街。
在朋友相册里见过无数次的鼓浪屿,逼格高高的,文艺风刮得我眼睛都睁不开了。从文艺青年到普通青年,甚至是二逼青年,这几年,青年们踏遍这座小岛。渐渐,商业风刮得比文艺风要重,甚至连文艺的味都闻不到了。或者说,是“文艺”变成了商品,可以贩卖,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
我听不到鸟叫,只听到导游的呐喊;我看不清景点,只看到人头;我没法好好拍一张个人照,因为附近都聚满了拍婚纱照、闺蜜照的摄影师及其助手;我闻不到花香,只闻到臭豆腐、章鱼小丸子的味道。中心大街那里,四面八方飘来油烟味,满地垃圾。
以上,是我对于鼓浪屿的所有印象。
保护和开发是不是一定矛盾的呢?怎样才能充分发挥一个景点的商业价值而又不会损害其本身的特色和风貌呢?这几年,当有一个旅游热点出现时,游客就会蜂拥而至。暴涨的人流瞬间将一个个“小资”的旅游热点从神坛上赶下来。
或许一千个人心里就有一千个关于“小资”的解释。而我呢?我觉得能手空空腿慢慢地走在宽阔的马路上,看树、看天、看马路,就很舒服,很自然,很小资了!
我想我不应该用否定的语气谈论别人心中的小资目的地,只是你喜欢而我不喜欢罢了。
同是热门景点的厦大
到底什么是小资呢?和“小资”相比,“小众”会不会同样吸引人呢?
看得出我们有多冷吗?!
在冬季,武夷山绝对不是旅游的首选。漫山遍野的茶树长得郁郁葱葱,这里绝对是乘凉圣地,消暑热点。再说,武夷山上有个有名的景点“水帘洞”,就是要看水!就是要看水的壮观!冬天可看不到水帘喔!
可是我们还是去了!果断地去了!
一路上人迹罕至,还遇上“黑车惊魂”!幸好帅帅的警察叔叔把我们平安地载到山下。
走在去吃大红袍茶叶蛋的路上
一线天,我替它想了一个粤语名字:小lar景
小资和小众,我该选哪一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