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芒格之道》:钱多烫手?最该学的,不是搞钱,而是“戒烧钱”

你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经历?

  • 工资刚到手,购物车就清空了,月底一看,钱花哪了都不知道?

  • 看到知识付费打折,一口气报了七八门课,结果没一门学完?

  • 公司现金流充裕,老板就忍不住要“搞点新项目”,结果个个半死不活?

表面上看,是钱多了、资源丰富了。但结果呢?往往是钱花了、时间耗了、精力散了,却收效甚微,甚至一地鸡毛。

查理·芒格,这位投资界的智慧老人,伯克希尔的“幕后智囊”,对此有一个一针见血的警示:警惕“钱多得烫手”的陷阱!

在《芒格之道》这书中,他直言不讳地批评了那种“四处收购,一笔接一笔”的盲目扩张行为:“这种收购方法,我不认同,很难有好结果。真正做收购,往往是“好事多磨,要熬过辛苦的等待,经历反复的波折。”

芒格这段话,绝不仅仅是对企业收购的告诫,它深刻揭示了一个普世真理:资源的“可得性”不能取代决策的“纪律性”。 “钱多得烫手”本身就是一个危险信号:

仅仅因为“有钱”、“有资源”就去行动,是愚蠢的。 真正的智慧在于,即使手握重金,也能像等待稀世珍宝一样,只押注于那少数经过千锤百炼、风险收益比极佳的“最佳击球点”。

芒格的“戒烧钱”哲学,可以完美迁移到我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

  1. 个人理财与消费:

  1. 打造核心竞争力(产品/个人):

  1. 投资(时间与金钱):

  1. 学习与成长:

  1. 关键决策:

芒格的智慧告诉我们,“富有”(无论是金钱、时间还是精力)本身并不自动导向成功,甚至可能成为负担。真正的稀缺资源,是那份在诱惑面前保持冷静、在充裕时懂得克制的“纪律性”,以及为等待和打磨核心价值而付出的“耐心”。

“钱多得烫手”不是能力的勋章,往往是风险的预警灯。 学会“戒烧钱”——戒掉对资源滥用的冲动,戒掉对数量和速度的盲目追求——才是现代人在信息爆炸、机会看似遍地开花的时代,最稀缺也最该修炼的核心能力。

与其焦虑如何“搞”到更多,不如沉下心来,学习如何更聪明、更克制地“用”好已有的一切。 把“富余”的资源转化为深度耕耘的燃料,而非四处点火的火种。记住芒格的忠告:“真正做收购(做任何有价值的事)是好事多磨。” 熬过等待的寂寞,顶住冲动的诱惑,你终将迎来那个值得你全力一击的“最佳击球点”,收获时间的复利馈赠。

#芒格之道 #查理芒格 #投资智慧 #个人成长 #时间管理 #自律 #机会成本 #长期主义 #深度思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