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密码|在西方艺术史中,画师总会在油画里留下所谓“密码”,正如《达芬奇密码》中的符号学及暗语,推动线索的发展。东方文艺史亦如此,那些神秘图案不仅代表它本身意义,更是追溯源头,探索文明传播途径的重要依据。
上个月,前去敦煌莫高窟,在407窟中,瞻望藻井中心,只见窟顶绘三只追逐奔跑兔子,无论哪个角度看,每只兔子都有两只耳朵,三只耳朵组成等边三角形,旋转不歇,仿佛隐藏一个神秘的符号。
这便是有名的“三兔共耳”图,看似轮回不息,循环往复的宗教图案,却横跨欧亚大陆,悄然出现在英国德文郡的乡镇教堂穹顶,这是怎么回事?
百思中,恰看到一位朋友发的关于敦煌的介绍,其中“三兔共耳”正在解开谜题。
若把“三兔共耳”看成一种抽象的东方符号,那么德国帕德博恩市绝对像是“文化飞地”,完整保留了异质文化形态;不解的是,市中大教堂回廊上的“三兔共耳”图案,作为装饰元素,与其哥特式建筑相得益彰,这种东方艺术的密码图案,却与西方建筑的拱形装饰遥相呼应,不禁让人大为惊奇。在中世纪艺术品中,野兔代表生育和幸福,而在西方基督教中野兔也有其象征意义,“三兔共耳””这种轮回且不可分割的状态被解读为基督教的“三位一体”(Trinity)。这种紧密相联且不可分割的状态,又像东方的佛教轮回或易经的智慧,或代表前世、今生、来世,或理解为道家的“三生万物”。这神秘的图案究竟是哪里来,又到哪里去呢?
西方竟有一个组织致力于追踪“三兔共耳”这一神秘图案(-The Three Hares Project),若继续探索,阿富汗的金属盘上也有一样图案,伊朗和叙利亚的陶瓷碎片上也曾发现,甚至远在埃及的陶瓷上也有。
兔圈的秘密仍然是秘密,可文明的密码碎片在一点点整合,能否汇集成一部完整的文化传播史?
“三兔共耳”图案可能产生于波斯萨珊或古希腊文化,由粟特人带往敦煌,其余地区如中亚,西亚,欧洲,埃及,一定沿着某个轨迹传播出去的,而敦煌又是古丝绸之路的枢纽及商贸文化重镇,因此有理由推导,最先由蒙古国西征时,通过美术或纺织品,从敦煌沿丝绸之路同时向蒙古国,印度等地传播,后从中亚,西亚向非洲的埃及,欧洲传播。也有说是东征军掠夺大量东方艺术品到西方。这些说法虽未经证实,但足以说明,在1000多年前,艺术与文明的神经末梢,在亚欧大陆间,沿着丝绸之路的中枢,已开始相互感知和呼应。而敦煌,恰是东西文明交流的,重要连接点。
“三兔共耳”这一敦煌密码,究竟产生于古希腊文明,还是敦煌文明,我们不得而知,不过在敦煌壁画中存在最早的实例,尽管我们找不到最早的文明碎片,但其传播途径是有迹可循,这便是敦煌的伟大之处,它是多民族文化交融的见证,承载千年跨越时空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