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朋友圈被“佛系”二字给刷屏了,很多人将如今的90后形容为佛系的一代,主要是因为他们中的很多人提倡佛系生活,佛系爱情,佛系婚姻,佛系事业。
其主要表现为不过分追求,有也行,没有也行,不过分苛责,对也好,错也罢,不过分在意,成功也好,失败也罢,不争不抢,不紧不慢,不疾不徐。
What ? 这不就是我们80后通常讲的无欲无求吗,这不就是软柿子吗?
No, 身边唯一的90后W姑娘对此有不同的看法。
她说,我们不在意身边人对自己的看法,不急于证明自己,也不急于反驳别人,是因为我们有内心真正为之坚持的东西,看似佛性,实则坚持内心所想。
她说,我们不过分在意成功和失败,是因为在如今互联网时代,今天辉煌一时,明天有可能一地鸡毛,今天一文不名,明天可能一飞冲天,时代的瞬息万变,很少有人能保持一直领先的状态。所谓的成功和失败也都是暂时的,不必过分在意。
2.
W姑娘骑单车被人撞到后,迅速起来,拍拍身上的土,又骑走了,完全不会怒目圆瞪,横眉冷对那个撞她的人,既然没有受伤,何必跟人较劲,浪费时间。
W姑娘在排队时,永远不会去斥责那个插队的人,后面的人有急事临时插队,她也只是礼貌谦让,完全没有对于插队者的谴责和抗议。
W姑娘在面临上司责备,同事排挤的时候,选择一笑而对,不针锋相对,也不试图辩解。
如果你以为这是一个庸常的佛性姑娘,那就错了,就W姑娘而言,佛性的背后是狼性,W姑娘酷爱写作,她将所有的业余时间都奉献给了自己的爱好,对于读书的坚持,对于写作的坚持,对于遣词造句的斟酌,对于作品水平的锱铢必较,跟之前佛性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我见过喜欢插花的姑娘,在外吃饭时,服务生上错了菜品,她选择将错就错,默默吃完,却为了将一支花摆在正确的位置,琢磨半个小时,严格要求自己,将花束摆到最完美的状态。
我见过热衷慈善的姑娘,着装随意,发型随意,被人看成丑小鸭而丝毫不在意,却在每年给自己放一个月假,筹措物资和教学用品,前往广西山区支教,五年如一日,内心坚定。
我见过那个在办公室看似默默无闻,很少参加同事聚会,被人嘲笑成大龄剩女的姑娘,心中却有美国梦,她在业余时间里看书学习,最后考上了美国名校MBA,并定居在美丽的加州。
3.
在这些所谓的佛系姑娘身上,我看到的不是无欲无求,而是对于自己内心信仰的坚持,不是懵懵懂懂,而是对于热爱事物的倾心,不是随意将就,而是愿意将时间精力花在值得的事情上。
她们对无关紧要的小事选择放过,宽容,对于事关爱好的大事选择计较,挑剔,她们更加注重内心的感受,更加在意内在的心境,更加注重生命体验,那些旁人的眼光,普世的价值观,大众眼里的真理,在她们看来,已经不那么重要,她们知道自己所思,所想,所为,所不为。
她们不在意自己的坚持是否正确,她们不知道自己的选择是否能给自己带来切身利益,她们甚至不在意未来是否能看到光明,她们却选择了坚持内心那一小簇微亮的光芒。
就像佛性一词,只是旁人以世俗的眼光强加在她们身上的标签,或许,她们一笑置之,根本就不care你怎么评价,是佛性,还是狼性,她们内心自有天地。
4.
作为80后中年女性的我,每日在外企里各类会议,客户,各类数据,报告间流转,根本武无暇顾及内心所思所想,那些少年时代的梦想,憧憬的广阔天地被现实击得粉碎。
我就像被鞭策前行的驴子,只不过前面的胡萝卜换成了一个虚幻的中产阶级的梦想。
我也越来越喜欢看一些职场类的电影电视,看一些职场小说,那里面不仅有我们的影子,更有我们对于职场迷茫的分析,探索,启发和突破。
我也经常关注那些业务培训课程,职业技能提升训练,说到底,我是渴望在职场有所长进,事业越来越好。我在意同事的评价,因为跟年底表现挂钩,我在意上司的看法,因为KPI考核需要,为了业绩,为了事业,弱肉强食的生存环境,让很多像我这样原本佛性的姑娘变成了狼性的白领。
我们从小被鼓励着做一个好孩子,讲文明,懂礼貌,符合主要的好孩子标准,我们读书时代被鼓励着做一个好学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才符合主流的好学生标准,我们工作时被鼓励着往前跑,不能松懈,我们在意普世的价值观,房子,车子,孩子,我们在意身边人的看法,怕被人看做异类。
我们从小到大一直被主流普世的评价标准所约束,所以我们对于周遭的一切都有顺从心态,却很少想想内心真正喜欢的,在意的东西。
5.
说到底,我们很多时候,任凭内心的理想随风飘散,对于自己喜欢的东西佛性,却对世间认可的价值观选择了狼性,孜孜不倦追寻到底。
而当今很多佛性的90后年轻人,她们却恰恰相反,她们对于自己坚持热爱的东西,选择了狼性,不达目的不罢休,却对世俗意义上的价值观选择了佛性,随它去吧。
其实,在内心深处,此刻我无比羡慕那些佛性的90后姑娘们,也许在几年后,她们也渐渐收回佛性,在世俗的生活里柴米油盐,摸爬滚打,但在当下,她们以无比坚定的心态过着看似佛性,实则坚持的生活,实则是美事一桩。
如果可以,我也想做一名佛系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