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来则应,事去则静。这句话看似简单,可是想要做到并不容易。
最近几日,自己老是感到心神不宁。仔细想来,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并没有什么大事儿发生。那心中不静,是什么原因呢?
可能是对某些事情没有把握,心中产生了抗拒;可能是对某些事情过于关注,牵扯太多精力;可能是心中升起浮躁之气,无法安心;可能是阶段性的情绪低落。
多种原因揉杂在一起,导致自己心中产生了慌乱之感。
对未来,想象过多;对现在,做的不够尽善尽美、精于求精,总能留下少许遗憾;对过去,没有很好的总结和分析,容易在类似事情上多次栽跟头。明知道自己的缺点是什么,自己的劣势是什么,心里也有解决之法。可是,自己的行动跟不上,做事不扎实,不走心,不用脑,导致一个问题长时间得不到解决,始终如心病一般困扰自己。事情来临之时,自己没有做好准备,没有应对之法,心中不由升起懊恼之情和牢骚之意。静心思之,又满是悔恨,悔恨当初自己不够努力。
曾国藩写给弟弟的信中有这样一句话:“凡遇牢骚欲发之时,则反躬自思:吾果有何不足而蓄此不平之气?猛然内省,决然去之。”我能够做到自我反省,可是对于猛然和决然做的远远不够,相差甚远。自己狠不下心,有时即使狠了心,却无恒心,往往半途而废。
事来不能应,是因为自己还不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信心不强;对将要发生的事情没有进行客观的分析,过于关注事情的难度,并加以放大,忽略了事情本身,使自己产生抗拒之感。
事去不能静,是因为自己在事中时,没有做到全力以赴、尽善尽美、竭尽全能;做事情不彻底,犹豫不决,没有内断于心;事情过后又无法释怀。所以,自己很难做到“事来则应,事去则静”。
要想做到:事来则应,事去则静。就需要自己的不断学习和努力,而这个学习一定是扎实的、卓有成效的、有目标和时限性的,努力的方向和方法要准确。对待任何事情还需冷静,并进行客观分析和仔细论证。不能被困难吓倒,慌了心神。
“ 不念过往,不负当下,不迎未来。”这是一个怎样的胸怀啊!
不负当下,才能让自己变得强大,将来才有可能做到“事来则应,事去则静”。
行胜于言,自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