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进入我们的灵魂。
我们必须决定,不读哪些读物。
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
更不是单靠机器。
人的心灵是需要滋养的。
惟有能够刺激思想、引发读者去发掘资料的,才是好书。
杰出的作者能够启发我们去思考。
他像一个友善的向导,带领我们穿过森林,
指给我们看,不曾注意到的天然奇景。
我们透过他,学到如何发掘奇景;
不久,我们就不再需要向导了。
他若指导有方,我们就可独自前行,
而很少会错过景物。
2,
最使人受惠的作者,
能令我们留意到那些,
正在我们脑际,
而又可化为我们的思想的意念。
这样的作者,就如助产士一般,
让那些在我们心灵里,
孕育已久的观念,得以诞生。
3,
没有人能教导别人。
我们只能帮助人自学。
资料性的东西,
可以由一个脑袋,转入另一个脑袋里,
对学生的内在生命没有助益。
倘若学习者毋须付出心力,他不会学到什么。
4,
教育的目标,
是训练人有所洞察,而不是强记。
头脑应是雪亮的眼睛,
而不是贮存资料的箱子。
5,
我们所读的东西,确会进入我们的心灵,
我们就务要挑那些最好的书籍来阅读,
次好的也不行。
在阅读习惯上必须培养高度自律。
6,
一本书就是一个水库,
里面蕴藏思想的原料;
也是一条水渠,思想通过它,
从一个头脑流向另一个头脑。
它是手段而非目的。
7,
用在思考上的时间和精力,
应该是用在阅读上的2倍。
8,
预备自己的心,
存着敬虔、渴慕和期待阅读;
像是渴望与大师对话。
9,
缓慢地阅读:
每次读得很少,又读得很慢,
安静、深思熟虑地精读一本书,
且常常停下来并经常回顾我们的脚步。
10,
随时会中断的阅读,
阅读中有聆听和默想。
11,
重复的阅读,
要趁着这本书仍然在你内心做工时,
反反复复多读几遍,
而不是一次过就好了。
12,
陶恕凝视着他那间狭小的办公室,
书架上摆满了书——
那都是他一本本寻觅而得的,
与他相伴多年,
这些书指引着他的方向,
在朝圣之旅中,
这些书正是他一路种种甘苦的温暖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