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有效

谈有效

戴海军

什么是有效?

从字面意思来讲是有效果,这个效果是能够被感知,甚至能够量化的。譬如医生施药,病人吃下后,症状减轻直至恢复正常,还有的能实现药到病除,有妙手回春之神效。

从行为学上来讲,有效是指能实现或部分实现预期目的。通常,人们在采取某些措施之前,必然有一定的目的,措施完成后,达到目的则为有效,部分达到则为部分有效,反之,则为无效。举例而言,上古时候,为了解除洪水泛滥带来的痛苦和灾难,禹的父亲鲧采用堵的方法,但洪水依旧为恶人间;禹采用疏的方法,率领民众,“三过家门而不入”,耗时十三年,洪水驯服,流入大海。禹的治水措施虽然耗时,但是是有效的,自然留下千古佳话。

为了衡量有效的程度,我们暂且引入教育测量学中效度的概念。

在教育测量学中,效度是指测量工具或手段能够准确测出所需测量的事物的程度。测量结果与要考察的内容越吻合,则效度越高;反之,则效度越低。

也就是说,效度首先是相对我们的目标来说,带有相对性,同时它还带有连续性,只有程度上的不同,百分之百的有效和一点儿效果都没有的情况比较少见。


评价一个行为的有效程度,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进行:

一看完成的内容。内容与目标的匹配程度,能较好的反映行为效果。二看完成的过程,是否能够按照设定的路径和方法,去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完成。这就得在预设过程中形成一个有效标准,就像我们在给试卷评分时,有一个评分标准一样,达到某个标准就得到某个分数。

举例而言,为了训练学生的握笔姿势,我们的目标是学生能正确的握笔,能在一定的时间内写一定量的字,并保持正确的姿势。那么,我们在学生书写的过程中,就要不断地巡视,发现学生的姿势有偏差就要去纠正,教师要反复地示范,学生正确地模仿。刚开始,低年级学生仅能保持一段时间,我们要让学生适当休息,并在新的训练过程中再次重复。等到训练一定程度后,学生基本能长期保持下去。那我们就可以给个结论说:训练是扎实有效的。

好像举一个例子感觉还不够,我们再以练习射击为例:我们知道,最佳的目标是百发百中,发发十环,成为优秀的狙击手。射击训练的结果是可以量化的。训练对象经过眼力、胆量等相关训练一段时间后,能达到的环数则是训练行为的有效量化显示,这个数字直观地反映训练的有效程度。

现代社会,人们每天都在追求有效,那些无效的行为正在逐渐被摒弃,但如何达到最大的有效却是一个值得研究到极致的事情,那需要我们为之作出长期的努力。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