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一位愿意倾听的大姐的回复

《家庭觉醒》《父母觉醒》……“觉醒”意味着承担,承担的另一种说法叫“我感动天,感动地,就是感动不了你……”人的存在与表现,说到底是在柴米油盐酱醋茶中学着和解,注意是和解而不是妥协,和解最难的是找到自洽,自洽的前提是内观,终极是自在——这就需要我们对世俗建立居高临下的足够包容,心理学上好像叫什么“钝感力”。

之前看过一本童书叫《白痴》,读完后发现:能呆在自己的世界里真好,即便周围人叫我“白痴”——顺应外界的认定,不去苛求改变。我在我们家购买了大量的书(十五个书架满满当当的),其实真没花多少钱,因为书真的太便宜了。可看书的可能只有我一个,但没关系呀,因为每个人都有选择生活的权利。

起初,我买书之前是想打造阅读环境,让孩子们爱上书,由此执念难免走火入魔,越买越多,买的多,读的少,与孩子聊书更是没有。现在还会买书,只是没那么冲动了,因为在我目前的认知里好书家里已经买的差不多了(有些狂),我现在更多的是主题阅读和购买。而对家里人的期望仅仅是在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知道家里有一本书可以帮助解决;对于孩子的阅读培养也不再苛求,只希望别人提到某本书的时候,他能自豪地说我家有(这些书他可以不读,但必须知道有)。

当然,家不是我一个人的,您弟妹为此没少跟我生气,说我把家里弄的没有生活气息。一个人走得太快,周遭总有羁绊,要知道这些羁绊就是来考验你的,考验你的意志、决心和持续投入。“行己所爱,爱己所行”,与姐共勉!

我们的谈话来自于我们各自在家中的“不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